編織花東新想像:十四個地方創新發展的故事
內容簡介:
所謂社會創新,就是用創新的方法來解決社會問題,就是創造一種新的社會影響。本書透過十四個真實成功案例的深入訪談及專業的模式分析,提供新社會如何在偏鄉角落成形,在地根性與全球普性如何對話的全新思考與借鏡。
如果我們把臺灣定位為一個太平洋邊的國家,那麼東部就成為面對太平洋的 「前山」,而不是「後山」。──夏黎明,2011
長期被稱為「後山」的東臺灣地區,受限自然環境與國家區域政策的失衡,相對於「前山」的差異性想像,從過去的貶抑話語到今日觀光市場、文化政治正確輪轉下的浪漫詞彙,仍舊揭示著現實上區域發展在觀點、政策及資源上的跛腳。然而近年來地方上一個個根著在地、走出自主道路的發展故事,正扭轉著跛腳觀點下的花東發展想像,展現另種可能性的發展意義。
本書即針對不同類型的發展故事進行訪談,藉由分析其經驗,試圖探討在面對東臺灣當前重要發展課題上,其背後的社會創新意涵與發展模式分別帶來什麼樣的參照性意義。本書共分為六個章節,開頭主要探討這些不同類型的發展故事與東臺灣當代發展議題的關係,接著由各章節描述十四個發生在花東地區的故事發展歷程,按「農業、部落、偏鄉、生活」四項主題分析討論,最後歸納其在地創新故事的社會性意義,期望能為生活在花東地區或想移居於此而有所發展的人們提供參考方向與價值。
編著者簡介
夏黎明 (1956-2015)
台灣師大地理研究所碩士,台東大學區域政策與發展研究所教授,東台灣研究會召集人。曾經在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民族學研究所,荷蘭Universiteit Leiden,英國Royal Holloway University of London擔任訪問學者。專業背景是人文地理學,長期推動和進行東台灣研究。早期關注自然環境,歷史發展,區位條件,國家政策,族群互動等對東台灣發展的影響。後期,則著重於地理想像,地方認同,地方自主發展等有關地方能動性的研究。著作有專書數本和論文數十篇。影響學界甚深的代表著作有:一、〈大城鄉四股與尤厝的生活方式:位置與地點的解釋〉(1985);二、〈鄉土定義之分析〉(1988);三、《清代臺灣地圖演變史》(1996);四、〈社會創新與地方發展能動性:東臺灣的個案分析〉(2014)。
林慧珍
德國University of Leipzig/波蘭University of Wroclaw全球化研究碩士,東台灣研究會專案經理。2010年透過浩然基金會另立全球化計劃資助,於中國滋根鄉村教育與發展促進會長期執行村校綜合發展項目。2013年始與東台灣研究會夏黎明教授進行東台灣區域發展等有關社會創新與地方能動性的研究。
目前生活在臺東,深為地方每一個堅持根著在地、面對全球議題而努力解決問題的能動性所感佩,期許自己也能深根努力。
- ISBN:9789573279044
- 規格:軟精裝 / 520頁 / 14.8 x 20.9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搶先評價 “編織花東新想像:十四個地方創新發展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