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書包,上學校:臺灣傳統啟蒙教材
內容簡介
臺灣傳統啟蒙教材最早成於清代,最晚則出版於二十世紀末,歷時三朝百年;題材主要可分為六大類:三字經體、千字文體、韻對類、詩歌類、尺牘類、雜字類。這些早期的「課本」具有傳統文學與民間文學的美感,不僅見證不同時期的教育方針、國族觀念、事物演變等歷時性特色,也由於教學上使用閩南、客家話,保存了臺灣語言的發音和語料,延續了臺灣語言的生命。本書比較各種教材的撰作動機、內容釋義,融合作者田野調查與文獻蒐藏的經歷,舉出傳統文人對傳統啟蒙教材的回憶,佐以《鶯雛學囀集》、《練習對帖》等私塾手抄本,再現臺灣早期私塾文人的養成過程,讓我們重新發現:原來臺灣孩子曾經是這樣長大的!
本書特色
私家收藏珍稀蒙學文獻大公開
再現臺灣早期私塾師生互動場景
作者簡介
黃震南
藏書家。從事民間文學田野調查、本土文獻蒐集、本土語文研究,為臺南社教館南部地區社教資源服務網六腳鄉土資訊專欄撰稿人、曾參與教育部學習型社區嘉義朴子南竹社區田野調查採錄小組。台灣省鄉土語文競賽省賽字音第二名。臺北縣教師鄉土語文創作比賽散文第一名。師大臺文所臺語文能力檢定評定專業級。著作有《讀冊識臺灣》、《臺灣詩三百首》初稿、《臺灣漢語傳統文學書目新編》等。
部落格「活水來冊房」:ngtsinlam.blogspot.tw/
搶先評價 “取書包,上學校:臺灣傳統啟蒙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