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著氣墊船往太平洋行去,望見海拔280公尺的火燒山,山頭一片橘紅的泥土,周圍簇擁著焦黑的火成岩,這副景象是綠島舊名「火燒島」的由來。
對照綠島現在海島風情的渡假印象,白色恐怖時期的「火燒島」卻是被載往綠島關押的政治犯們一生難以抹滅的傷痕。
四面環海的離島逃脫不易,日治時期日人就已在島上設立「火燒島浮浪人收容所」。所謂的「浮浪人」多為黑道份子,也因此,「監獄」、「大哥」就成了火燒島的符號之一。1949年臺東縣第二任官派縣長黃式鴻赴島視察,覺得「火燒島」一名不雅,便將島嶼改名做「綠島」,7月15日核准,同年8月1日生效。1950年5月開始,綠島便成為中華民國政府關押政治犯的流放之島,前期的新生訓導處、後期的綠洲山莊,都是監禁政治犯的監所。
政治犯人稱「新生」,在監禁期間,除了接受思想改造的政治課、獄方要求的勞動工作,新生和綠島居民也有著各式各樣的互動:教導綠島學童課業、醫學背景的政治犯甚至組成醫療團隊,服務監所也服務在地居民。長年下來,居民與新生的互動、綠島與監獄的關係,逐漸積累成特殊的離島監獄人文歷史。當受難歷史遇上地方展望,不難發現「黑暗觀光」的可行性,以及期間可貴的教育意涵。
曹欽榮老師的《自由遺產:台灣228、白恐紀念地故事》一書,帶領我們瞭解不義遺址博物館化的帶來的效應,期望藉由人權、永續性、文化遺產等概念的介入,為臺灣人權遺產的經營指出一條可行且久遠的道路。書中以綠島為例,也使我們看見,綠島不只是風景優美的打工度假勝地,還可以是我們理解臺灣歷史傷痛、接近那段被禁聲的年代的一隻船,在月夜裡搖啊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