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織路:臺南四百年來紡織工業發展與演變
內容簡介
臺南的歷史就是臺灣歷史的縮影,在各項工業發展也是一樣。
本書爬梳了17-19世紀歷史文獻中,臺南地區原住民及漢移民織布發展的歷程,能讓讀者從中了解臺灣手工織布的年代,先民如何運用智慧在衣飾文化的發展,也能一窺清代所謂臺邑「男不耕、女不織」的真實性;日治時期臺灣紡織業邁入機械化,第一家動力織布工廠「臺灣織布株式會社」在臺南設廠,開啟了織布的新紀元,留下非常珍貴的老照片,在本書中可以看見當時織布走入現代化的珍貴影像;承續日治時期臺南機械動力織布的基礎,戰後臺南地區的紡織業更加蓬勃發展,扮演領頭羊角色,在《迢迢織路》這本書也交代了戰後到現今臺南紡織工業的興衰、再起、創新求生存的歷史,可說是臺灣紡織工業的發展簡史,值得細看!
作者簡介
王子碩
聚珍臺灣總監、臺灣古寫真上色、今昔時光機創辦人。臺南文史工作者,致力於臺灣記憶推廣及文化創意應用,近年參與之研究及出版計畫有:陳澄波文化基金會「名單之後」計畫 – 臺南高雄區主持人、交通部中央氣象局臺灣氣象史料跨域研究應用 計畫共同主持人、《臺南西市場》(陳秀琍著,2021) 編輯。
近年著作如《回歸線上的候鳥——陳澄波作品特寫》(共同撰述)、《府城百年愛的足跡》、《彩繪李火增》、《彩繪鄧南光》等。
段洪坤(Alak Akatuang)
西拉雅族吉貝耍部落人,西拉雅族群運動及文化工作者,暨南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長期從事文化人類學研究、人類學田野調查、平埔區域研究、社區營造及兒童寫作教學等工作。現任平埔原住民族文化學會秘書長、小米穗原住民文化基金會董事、西拉雅族部落跨地聯盟召集人、吉貝耍部落學堂負責人、智多教中心作文、國文老師。
著有《阿立祖信仰研究》、《台南基督教研究》、《國定民俗:東山吉貝耍夜祭》、《吉貝耍老照片集1-2》、《西拉雅遺珠》、《吉貝耍西拉雅族神話傳說故事集》、《渡海》、《阿瑪阿立的兒子大加弄》、《西拉雅文化教材》等書。
曾繁絹
國立臺南大學經營與管理學系副教授。國立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學士、碩士;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博士。曾服務於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長榮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領域為資訊管理、電子商務、網路行銷;曾執行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教育部數位人文教學創新計畫。目前擔任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南瀛紡織 鑑古知今〉子計畫主持人,以臺南紡織產業融入大學專業課程與活動設計,加強師生對紡織產業發展脈絡的了解,並激發創新創意發揮,提供紡織產業經營參考。
目次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迄19 世紀以前臺南地區原住民的織布簡史
第一節 荷蘭時期
第二節 清領時期
第三章 迄19 世紀臺南地區漢人的織布簡史
第一節 荷蘭時期
第二節 清領時期
第四章 日治時期臺南地區的紡織工業
第一節 日治初期的「臺南機業傳習所」
第二節 臺灣第一座機械織布工廠「臺灣織布株式會社」的創立
第三節 1920 – 1940 年代臺南地區興起之臺灣人織布工廠
第五章 戰後至新世紀的臺南地區紡織工業發展
第一節 從戰後管制到紡織產業的萌芽發展
第二節 從紡織生產聚落到民生消費市場的拓展
第三節 新世紀的創新與再生
第六章 結語
附錄一 戰後臺南地區最大織布廠新豐廠的興衰見證
附錄二 戰後家庭紡織的重鎮:臺南將軍鄉苓仔寮地區過往雲煙
參考文獻
前言
民族服飾做為一個民族文化最明顯的表徵,也是個人連結社會,顯示出個體認同與社會位置的社會皮膚(social skin),Turner 認為身體的表面,即是社會的共同邊界,在個體社會化的過程中,人體就像是戲劇化的一個象徵性舞台,人體的裝飾,包括:彩繪身體、刺青、服裝、飾品等,都是舞台上表達的語言,身體裝飾的獨特之處,是做為社會行為或者文化在個人身上建構「主體」最直接也最具體的媒介。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環境生態下發展出不同的服飾文化。在文化演進的歷程裡,服飾的物質文化總是最受人們關注,它不只是蔽體的物質,而是蘊藏著豐富文化內涵的載體。而服飾發展的歷程,關係到服飾材質的選用與運用,創造出不一樣的文化面貌。這樣服飾文化的體現,只有差異沒有優劣之分,不能以原始、文明來窄化、蔑視他者文化。而織布文化可以說就等於服飾文化,不了解織布的歷史演進,就無法體會服飾之美。
以臺灣生態環境來說,這裡的土壤、溫度、氣候適合苧麻、構樹生長,不適合桑樹、蠶種的種植養殖,所以原住民發展出以樹皮搥打的樹皮衣及以苧麻絲來織成的服裝,樹皮衣涼爽適合海島的亞熱帶氣候,苧麻衣保暖、透氣、材質堅韌,自然成為一個不同於漢民族的服飾文化體系;漢民族擅養蠶紡紗,造就世界稱羨的絲綢服飾文化。兩個不同的服飾美學與文化,在人群的移動中產生了奇妙的採借與合成作用,17世紀後臺灣這座島嶼上的織布文化兼容並蓄,各民族保有其主體性,但在統治政權的同化政策下、社會強勢族群的壓力下,弱小族群在身分被歧視而不敢穿出身分表彰的民族服飾,加速織布文化的轉向與式微,但是這樣族群勢力消長下的織布文化,都敵不過科技的一統江山,傳統的桌機、地機織布,早在20世紀初就被動力機械織布機給取代,我們當代穿的服裝都已西化、機械化生產,這也是時代進步下必然的現象,便利、快速、大量、美觀的考量下,古老的技藝被遺忘淘汰,是人類文明不斷複製的現實。古老的織布文化也一樣只能在歷史的記憶裡被當成祖先遺留下的禮物保護著,讓有心人能繼續透過絲線與祖先連結,延續民族的光榮。鑑往知來,爬梳臺南地區17-19世紀的紡織發展歷程,讓讀者能穿越時空,看見這片土地上不同族群先人的努力付出與傳承,奠定臺南地區紡織工業的基礎,也讓大家從當代臺南美食古都的既成印象中,開拓出另一種欣賞臺南之美的視野。
這本書的章節安排,以時間軸為書寫順序,從文獻的回顧爬梳,找到那個年代織布、紡織比較重大的事件與發展,做為描述探討的對象,也試著從不同族群及不同本質的歷史演變來發掘臺南地區的織布文化特色。本書的研究調查範圍是以臺南地區為主,臺南身為整座島嶼的歷史、文化、工業發展的濫觴,細看臺南織布歷史,就能理解臺灣的紡織興衰。第一章至第三章及前言與結語,由擅長族群文化研究的西拉雅族段洪坤老師來執筆,第四章由研究臺南地區日治時期文獻歷史及老照片頗負盛名的王子碩老師負責,第五章由近年投入在臺南紡織業創新轉型調查研究有成的臺南大學曾繁絹老師操刀,希望透過不同領域專長的作者,來整理呈現橫跨400 年的臺南地區織布文化發展,帶領讀者一起走上「迢迢織路」,沿途傾聽祖先篳路藍縷開拓這條織路的艱辛故事。
ISBN:978860701579
出版社: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規格:平裝 / 160頁 / 15x 21 x 1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2022年12月初版
出版地: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