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臺灣第64期(2025/1):一起尋找家
內容簡介
這一期,我們講的故事圍繞著「尋找家」這個主題。「尋找家」,追尋的既是一個安身之所,亦是一種歸屬認同:帶著這一份情懷,我們走入當代原住民族生命經驗的多元光譜之中。
移動,或許是每個人都有的經驗,而原住民族人們則在大歷史的交織因素中,經常因為自己的族群身分或族群處境,如國家政策、山區或郊區的環境及經濟條件等,不得不啟身尋找新的可能性,也因此,尋找家,成了一種喚起族群共鳴的生命歷程。然而,本輯故事中的「尋找」,並不單指「往前」探索未知的、想像的「家的可能性」,更包涵了「往回」追尋已沉埋於歷史中曾經的、淡忘的「家的意義」。
在這條尋找家的路上,不如就讓我們一起往回走,走向未來。
▲各期《觀・臺灣》內容可參考臺史博官網☞ https://www.nmth.gov.tw/publicationlist?uid=175
目次
【前導專欄】
04一頁時代—漫談日本時代-諷刺的藝術◆鳳氣至純平
【封面故事】
10 家的足跡
隱藏在部落地圖的鑰匙◆錢乃瑜
18移動的家
尋找族群移動的軌跡◆編輯部
22家的指引
西拉雅族人-跨越時空對舊社的呼喚◆呂怡屏
27回家之路
我是誰──找回sapediqgk射不力消失的路◆Kagal Putaitai曹毓嫻
32 回憶的家
百年石版屋物語◆Nagal Kalidoai納凱兒.卡里多愛
38 重聚的家
小古華的第二個家-排灣族人都市縮影◆Ljumasang Ruviljivilje田廣櫻
44 紀錄的家
Action!鏡頭下的部落之心◆Aasuyu Ubalat撒舒優.渥巴拉特(曾連豪)
【生活史】
52 本季片單
安放迷惘心靈之所在──家◆翁稷安
56 女人本事
「莊姐沒來,火車都不開了。」—播音員莊毓英◆萬蓓琪
【臺史博大小事】
60 大展微觀
清法戰爭:西仔反印象記特展◆陳涵郁
64 對話錄
康豹*謝國興:我的三十年蹲點心得-臺灣民間信仰田野筆記◆編輯部
68 數位置頂
以NFT典藏數位飲食文化記憶的實驗計畫:「島嶼未來料理教室-NFT設計工作坊」◆劉怡君
72 物中風景
真容再現!(岸裡社總通事潘敦(敦.後那)官服畫像)入藏◆廖伯豪
76 典藏物語
原民館*臺史博-藏品保存維護工作坊◆陳廷語
內頁
出版: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規格:平裝 / 80頁 / 19 x 26 x 0.5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