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臺灣第38期(2018/07):出神人化
內容簡介
原本無相的神明,有了造像的傳統之後,透過工匠巧藝之手,神話與經典中的神明開始立體化,開始有了清晰而具體的形象,成為人們與上天溝通的媒介。
隨著神像在人們想像的衍變,加上有些神明是由人成神,漸漸地工匠將「神像」想像成「人」,神像的造型不但加入七情六慾的情感表現,甚至仿造人的五臟六腑。退神後的神像則走入人間,成為藝術品,神像在收藏者的眼中有了人的容顏。
為呼應這一趟神像生命旅程,本期將成語出神入化中的「入」改為「人」,命名為「出神人化」,談的是神像從工匠手中誕生後的生命旅程,精彩內容包括〈神像的前世今生──六則由人成神的故事〉、〈「大家樂」下的意外犧牲者──落難神明〉、〈大廟中的經典老神像派別圖解〉、以及遇見遷居臺灣的日本石佛、越南土地公、專業神像研究者的「快問快答」,並收錄有150年前老照片上色、823砲戰圖解、〈清代千金出嫁的帳單〉等文章,期望與讀者們一同品味。
目錄
作者簡介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本館的任務在保存維護臺灣的歷史文化資產,建構臺灣人共同的歷史記憶,奠基臺灣史研究傳統,推廣臺灣歷史文化教育,建置多元資源中心,提供學者研究及社會大眾參考使用。學校及家庭團體是本館主要目標觀眾,展示內容涵蓋臺灣史的多元面向,拓展開闊的族群與文化視野,增進臺灣居民彼此瞭解,相互尊重。本館學習計畫的目標,是讓民眾認識土地與多元文化,珍愛家園,守護臺灣。以厚實的研究典藏及展示教育為基礎,持續辦理多元豐富的學習及展演活動,並結合社會及學校資源,建構區域文化資源網絡;致力於品質、信任、創新的全方位的公共服務。我們期望營造一座植根過去、展望未來,立足本土、放眼世界,屬於全體臺灣人的歷史博物館。
內頁
規格:平裝 / 64頁 / 16k / 19 x 26 x 0.32 cm / 全彩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