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臺灣第29期~第28期 合購優惠
觀臺灣第29期(2016/04):奇幻租書店
內容簡介
並非太久以前,有限的課本選文、圖書館裡的「經典」讀物,無法滿足昔日少年的盼望,租書店就是我們的心靈綠洲。
那些藏在書包夾層、棉被中開著手電筒也要看的,是諸葛四郎、千面女郎與怪醫黑傑克。當《太陽的後裔》的大尉尚未登場,姐們看的是露骨的西洋羅曼史、瓊瑤裡大雨中咆哮的富家青年,還有策馬奔騰的阿哥與格格。香港出品的武俠小說一集接著一集,與港劇一同在80年代席捲了更多的讀者與觀眾……
日本時代的租書店是什麼樣子,電腦建檔發明之前,老闆該怎麼登記?本期《觀‧臺灣》以「奇幻租書店」為題,回顧那些曾經大大滿足奇思妙想,滋補日常能量的租書店,以及言情小說與漫畫在臺灣的閱讀史。快點進預覽圖先睹為快吧!
目錄
觀臺灣第30期(2016/07):奧運場上
內容簡介
四年一度的奧林匹克運動會,即將於2016年8月5日於巴西里約熱內盧揭幕。臺灣與巴西時差10小時,但屆時將會有無數犧牲睡眠的夜貓子,追逐這場運動盛會。據估計全球還會有超過40億的觀眾,關注這場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運動會。
在這個舞臺上,運動員除了自己的姓名,還有另一個身分──國家代表隊的選手。每個參與奧運的一份子,都來自一個擁有歷史、抱持特定理念而組成的國家,或者被奧會認可的特別行政區域。場上的勝利,因此很容易移情為愛國的激情。百餘年的現代奧運歷史,經歷三十届的賽會,也牽動了無數的喜怒哀榮,從1932年第一位參加奧運的臺灣人張星賢開始,八十幾年來,臺灣也被捲入了這股奧運浪潮。
本期《觀‧臺灣》的封面以銀箔覆蓋國旗,象徵數十年中國民國國旗遲遲無法在奧會飄揚的遺憾。在此邀請讀者們動手將銀箔刮除,以期有一天臺灣也能大方揮舞足以凝聚我們共同情感的旗幟。
目錄
觀臺灣第31期(2016/10):為官之道
內容簡介
「換個位置就換個腦袋」是對掌權者屈從現實的抨擊,那麼堅持不換腦袋的為官者,是否真能達成兼善天下的理想?這條路上又會有甚麼樣的坎坷,甚麼樣的人可以越過這些坎坷,史書留名?
《觀‧臺灣》第31期以清領臺灣為主要背景,透過當時在臺官員的紀錄與研究,呈現官員眼中的臺灣以及他們對於「為官者該如何為官」的看法。翻看這期之後,再與當代社會進行對照,將對「為官者」別有一層體悟。
精彩文章包括:〈為官之道,知「道」為官〉、〈舉人の軌跡〉、〈菜鳥知縣求生指南〉、〈劉銘傳與後藤新平〉等。另外收錄畫出生命中大時代的謝招治阿嬷、銀樓演化史、以及阿里山鐵道今昔對照等精彩故事。
目錄
觀臺灣第32期(2017/01):地方有禮
內容簡介
現代人外出旅行時,往往為了保存行旅記憶或分享異地經驗,而購買當地特產或紀念品。然而,地方土產要晉升為「名產」,靠得不僅是口碑累積,與觀光的提倡、工業化以及各種宣傳活動密切相關。
本期「地方有禮」介紹「名產」的形成過程與趣味故事,〈回味臺灣:日本時代旅行與紀念物〉講述日人來臺後,感受著臺灣特有的溫度、色彩與果物,透過包裝設計,製造出富含南國想像的紀念商品;〈臺貨的逆襲〉講述參加英國博覽會而一舉成名的烏龍茶。
另收錄曾進獻清宮與日本皇室的臺灣物產〈尊爵不凡伴手禮:臺灣水果出來貢〉,以及歌曲中的臺灣印象〈水牛稻米香蕉玉蘭花——臺灣風物之歌〉等文章,隨著伴手禮的產生過程重新認識臺灣。
目錄
觀臺灣第33期(2017/04):我們的二二八
內容簡介
二二八曾是臺灣留給我們最尖銳、最衝擊的歷史課題,促使我們對話、要我們理解。而今,親身經歷事件的都已年長,有些人則覺得二二八並非這麼切身;不同世代、背景的我們,都如何認識與理解二二八呢?本期「我們的二二八」討論70年來二二八事件從禁忌到解禁的過程,以及置身其中的臺灣的人們。
消失菁英的故事我們都曾經聽聞,那他們的後代呢?本期收錄阮美姝阮朝日父女、林宗義林茂生父子的故事,並專訪陳澄波的長孫陳立柏,瞭解他從抗拒到接受阿公遺願的歷程。
如果你關心不同世代的二二八經驗,請務必閱讀我們訪談43名從20歲到92歲臺灣人的〈二二八語絮〉一文;〈二二八刻板印象破解〉教你快速理解社會至今對二二八的種種迷思。
另收錄:數位相機衝擊下仍然頑強的〈記憶猶存照相館〉、單期銷售23萬冊的奇蹟出版物〈視覺時代的到臨:少年快報〉,以及報導臺史博在災害中的角色〈0206地震物件的搶救與歸還〉等精彩議題。
目錄
觀臺灣第34期(2017.07):臺灣餐桌
內容簡介
寫歷史有一百種方式,如同美食,不僅是感官的饗宴,味道的身世,更可見歷史軌跡與文化交錯。因此,一張餐桌上的美食加總,就如同歷史資料的排列組合,而甜酸苦辣的調配,背後總不脫人情的滋味。
臺灣人的餐桌上,有著何種的人生況味,能見著怎樣的臺灣?本期《觀‧臺灣》「臺灣餐桌」主題,來自越南現居屏東的廣東人,食物中濃重的燒臘味,有著熟悉味道的地方,他方也能成為故鄉。旅居美國紐約的臺灣人,端上臺菜,緊繫著異鄉人的故鄉認同;同樣身在美國,蕭泰然歌曲中的臺灣味,則唱出黑名單人士有家歸不得的思鄉情緒。還有,從她們的鍋鏟中,我們看見記憶的飯碗裡,裝盛著女性的身影。臺灣人的餐桌,圍繞了對家的依戀,更定義了故鄉的所在。
妳/你的餐桌,又有著何種味道與記憶呢?
目錄
觀臺灣第35期(2017/10):地震
內容簡介
地震這類天然災害發生時,往往造成人心浮動不安。不管古今的人們都同樣感到恐懼害怕與無助,災後人群的互助與重建則是重要的課題。不論是不安或互助的心,都由於地震而「心動」。
本期《觀‧臺灣》的封面故事以「地震」為主題,過去通常從自然科學角度詮釋,我們則側重社會文化史的部分。「履歷書」專欄介紹了臺灣從地震神話到當代救災體系的建立,描述古代人們對於地震的各種想像,以及近代國家如何建立救援體制,到戰後公民社會興起,非政府組織及博物館投入救災及災後心靈重建與文化記憶保存的活動。
「人生如歌」專欄,特別著重1935年震災後臺灣人以唱片描述震災情景的解析。災難過後,人們如何重建?我們以東勢巧聖先師廟為例,傳達災後地區居民重建的過程;「典藏物語」則以206地震後物件搶救為主題,說明博物館可以投入災後的文化記憶保存。
除了臺灣的事例外,「鯰繪」反映江戶時期人民如何從地震的相關創作表達對社會現狀的看法。最後,我們也將眼光擴及世界中的重要震災,探討它們對人類社會造成的影響。
目前的科技仍無法完全預測地震,地震發生後隨之而來的種種課題,也將持續考驗著地震帶上的我們,觀看歷史上的人們如何應對地震,或許會對現在的我們有所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