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風第18期 臺灣溫泉文化案內
內容簡介
從信仰、醫療到休閒產業,溫泉作為日本歷史文化的「名物」,在近似的風土條件之下,亦形塑了臺灣溫泉發展的段落/聚落,以北投為起點,硫磺資源被轉化為溫泉資源,軍警療養所變身溫泉旅館,浴場線正式啟用後,原是官紳用以彰顯地位的專屬享樂,泡湯及所衍生的觀光設施與娛樂活動,邁入普羅化階段,雖非每個人皆負擔得起溫泉旅館的價格,卻得以在公共浴場至於周邊聚落景點,體驗身心滌淨之樂,品遊臺灣溫泉地之趣。
關子嶺溫泉聚落的型態,正提供了臺灣溫泉地成形時間軸的凝縮圖景,警官療養所、此地第一間旅館吉田屋、木構建築留存至今的龍田屋(關子嶺ホテル)、設備升級後的公共浴場、老字號溫泉旅館洗心館與清秀館、伏見宮博義王曾入住的官營招待所聽水庵,全臺唯一設有特殊關卡的高爾夫球場,亦位在聚落後方的櫻岡公園中。臺灣名士之中,林獻堂對於關子嶺溫泉情有獨鍾,《灌園先生日記》便錄記了每年到訪度假的細節。
地方溫泉的聲名與規模,並不亞於四大溫泉,亦吸引文人墨客將之入詩、入畫。如被形容為「南島臺灣引以為傲之處」,名列臺灣十二勝的彰化溫泉,因浴場設備齊全、環境氣氛優美、周邊景點眾多等優點而聞名;現址為停車場,屢有修復振興的傳聞,可惜尚未實現。相較命運跌宕的彰化溫泉,草山溫泉改建為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礁溪溫泉則成為北投之外的北臺灣溫泉觀光勝地,地貌景致雖已今非昔比,透過獨身或同樂皆宜的行旅路徑,放任心懷,再次迷走桃花源。
許多頻繁來臺的日本書畫家,會選擇投宿於有「北投溫泉場第一等的旅宿」之譽的松濤園,特別的是,報刊會登載其投宿消息以吸引藏家前來,松濤園與創作者的互惠關係,實則影響了日治初期文學及書畫發展,有別於當時北投其他溫泉旅館。北投與煙花界的關係更為密切,戰後,當溫柔鄉的霓虹店招盡皆熄滅,曾是女明星的藝旦、溫泉料理屋的女陪侍、賣身養家的酒女與娼婦,再無人知曉,她們命運的流轉往覆。
北投形象的變調,和臺灣總督府在北投打造的文明開化意象與歐洲別莊風情,此般具宣揚治理成效的隱藏意涵,已然大相逕庭。從溫泉地到溫柔鄉,再從風化區到風景文化區,北投公共浴場亦歷經毀圮而重生,改建為北投溫泉博物館後,北投溫泉觀光才再現生機,恢復榮景。
被品川猴偷走名字的少女,被治理者賦予名字的島嶼,地表上下,「寶貴熱源」的享受及供給,竟成一段悠遠的療癒史,始於戰爭的餘波,始於科學博物的探勘,在文化跨境與身體經驗的參照系譜中湧動交會。至今依然劇烈鼓躁的地心,與遊人尋求慰藉的身心,煙水氤氳中,就讓品川猴再訴說一段往事,那是有人的溫熱豐足,有人的蒼涼無常。
薰風編輯部
目錄
關於本集 (編輯部)
【專欄】
村上春樹遇見隈研吾 建築、大地與生命的關係 (賴明珠)
焱山紀事 一場磺煙硫谷中的藝術行動 (引爆火山工程)
【特集】
從懼怕到接受的身體記憶 臺灣百年溫泉史 (吳亮衡)
日本時代關子嶺溫泉探密 (王子碩)
日治時期礁溪溫泉的發展 溫泉一浴心身爽,美酒陶然最倚樓 (陳力航)
曾經的南島風華 彰化溫泉今昔 (黃淑惠)
詩佐湯泉 日本時代的草山溫泉 (呂素美)
林獻堂的關子嶺溫泉假期 (廖振富)
往來於北投溫泉旅館松濤園的書畫家 同人結伴入泉寰,一浴一觴吟興閒 (劉錡豫)
流動者之走唱哀歌 (林太崴)
療癒身心的中繼站 臺灣「湯治」療養所雜考 (陳坤毅)
以悠閒鄉村景致作為文明治理象徵的北投公共浴場 (凌宗魁)
北投溫泉指南 (北投說書人)
大地信使——溫泉 (魏嘉儀)
【文藝】
日治臺灣的喜多流與女流能樂 (陳飛豪)
器物相連的此時片刻 (張琇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