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的抵抗與認同(1920-1950)【增訂版】(1/21出版)
內容簡介
「儘管臺灣已經民主化,但至今因內部存在不同的歷史記憶而爭辯不已,也因資源配置、國家目標差異,不時引發衝突。民主化之後新生的臺灣共同體仍須戰戰兢兢、努力維繫認同與向心:包括如何增進臺灣這塊土地上先來後到不同族群之間的相互理解;如何對一起走過的苦難與變革形成集體記憶、產生共感;如何使不同群體的權益都能獲得確保、人們得以安身立命,並珍視由此而來的幸福感與成就感。當人們不僅滿意並珍惜現在的生活,且願意為未來攜手打拚、挺身護衛,臺灣共同體才能夠堅定凝聚、屹立不搖。」
何謂「臺灣人」?這是一九二〇年代的臺灣知識分子提出的問題,百年來不斷迴盪,鋪展出一條追尋認同的崎嶇道路。本書將帶領我們回溯從日治中期到戰後初期,臺灣國族認同逐步確立的曲折歷程。
故事始於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與文化協會的誕生。知識分子喊出「臺灣是臺灣人的臺灣」,試圖透過政治與文化運動激發臺灣人的集體意識。這些努力取得顯著成果,但範疇局限於菁英階層,未能廣泛滲透大眾生活。
本書中,作者也探討了日治時期臺灣認同與祖國情懷的糾葛,尤其是吳濁流等知識分子的「祖國想像」。他們對中國懷抱理想化情感,儘管親眼目睹中國的貧困與混亂,仍為之辯護。這種感性壓倒理性的矛盾心理,為戰後的幻滅埋下伏筆。
中日戰爭爆發後,戰爭體制進一步加深了認同的複雜性。割臺世代的林獻堂在中國情懷與現實政治之間苦苦掙扎;大正世代的吳新榮努力平衡順應與抗拒;戰爭世代的葉盛吉起初深受帝國教育影響,積極同化,最終仍轉向認同臺灣。在鋪天蓋地的皇民化宣傳下,三代人都沒有「成為日本人」,反而對鄉土的熱愛日益加深。
戰後,國民政府接管之初曾讓臺灣人充滿期待,但腐敗、壓迫與歧視很快摧毀了這些幻想,二二八事件更宛如覺醒的催化劑。作者指出,正是日治時期累積的反殖民抵抗經驗,使戰後臺灣人面對再殖民情境時迅速奮起,更在遭遇殘酷鎮壓後凝聚出「非靠自己不可」的國族意識。
《臺灣人的抵抗與認同(1920-1950)》橫跨日治與戰後,精心勾勒了被忽略的歷史連續性軌跡,並結合多樣史料與個體經驗,細緻還原臺灣認同從萌芽、擺盪到成形的動態過程。這段從挫折中奮起、在失望中重塑自我的歷史,絕對是我們思考當前認同議題與未來集體方向的重要基石。
作者簡介
陳翠蓮
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博士,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曾任《自立晚報》記者,後任教於淡江大學、政治大學。研究領域為日治時期臺灣政治史、戰後臺灣政治史。主要著作有《派系鬥爭與權謀政治:二二八悲劇的另一面相》、《重構二二八:戰後美中體制、中國統治模式與臺灣》、《自治之夢:日治時期到二二八的臺灣民主運動》、《政治檔案會說話:自由時代公民指南》(合著)、《重探戰後臺灣政治史:美國、國民黨政府與臺灣社會的三方角力》等。
目錄
新版序
原序
導論
【第一部 一九二〇年代臺灣人抵抗運動】
第一章 自治主義的進路與局限
第二章 以文化作為抵抗戰場
第三章 菁英與群眾:文化協會、農民組合與臺灣農民運動
【第二部 臺灣認同與漢人認同糾葛】
第四章 想像與真實:臺灣人的祖國印象
第五章 戰爭、世代與認同:以林獻堂、吳新榮與葉盛吉為例(1937-1945)
【第三部 戰後初期的認同衝擊】
第六章 「新生臺灣」的頓挫:延平學院創立始末
第七章 戰後初期臺灣人的祖國體驗與認同轉變
結論
注釋
參考書目
索引
ISBN:9786267478400
出版社:春山
規格:平裝 / 448頁 / 14.8 x 21 x 2.1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