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400年認識西拉雅族(文化篇)
內容簡介
文化是一個族群重要的邊界,但也會因為不同族群的交流接觸、通婚,甚至統治政權政策的關係,而產生變化。西方社會對於族群的文化接觸,定義為「涵化」或「濡化」;漢民族以外的族群接受漢文化的過程,常被稱為「漢化」。平埔族群甚或西拉雅族,長期以來都背負著「漢化過深」汙名而被質疑能否取得國家法制下的原住民身分。所以,談到族群文化,西拉雅族總是被用放大鏡來檢視是否有所謂「傳統文化」。
西拉雅族是臺灣文字歷史上第一個被記錄、被看見的原住民族,不管是漢人或荷蘭人,甚至19世紀來到臺灣的宣教士、冒險家,對西拉雅族的人文風貌多所描述,反而是日治時期的日本學者興趣缺缺,頂多只在傳統祀壺信仰上有所著墨,其他文化面貌的調查文字幾乎付諸闕如,戰後更不用說,1990年代臺灣興起一波「平埔研究」浪潮,但不久「平埔研究」被視為學術雞肋,慢慢被學界忽視。但是2000年後,西拉雅族裔的學者及地方文化工作者,從自己的族群視角,努力口訪耆老、重建文化過程中,慢慢找到這片土地上的西拉雅人文化足跡。
本書分成八個章節,分別從西拉雅族的社會家庭制度(政治、婚姻家庭、年齡階級、命名文化)、飲食文化、漁獵文化、信仰文化、服飾文化及歌舞文化等面向來讓大家認識西拉雅族文化面貌。
作者簡介
段洪坤Alak Akatuang
西拉雅族吉貝耍人(Kabua Sua),國立暨南大學人類學碩士。長期從事族群運動與文化復振工作,也喜愛文學創作,早年曾獲大專文學獎小說首獎、陸軍文學獎報導文學首獎、散文及小說佳作,近年榮獲原住民族文學獎報導文學第三名,於台南新營創立「智多教育中心」從事兒童寫作教學工作。
研究專長為文化人類學及田野調查、原住民區域研究、社區營造及文化觀光,著有:《西拉雅遺珠》、《阿立祖信仰研究》、《台南基督教信仰研究》、《東山吉貝耍夜祭》、《吉貝耍老照片輯》、《吉貝耍西拉雅族神話傳說信仰故事輯》、《渡海》及《阿瑪阿立的兒子-大加弄》故事繪本、《迢迢織路:台南400年來紡織工業發展與演變》(合著)、《頭社太祖夜祭》。
目錄
市長序
局長序
前言
第一章 社會家庭制度文化
政治組織制度
家庭與婚姻制度
年齡組織
命名文化
臺灣原住民族命名文化
西拉雅族命名方式與漢姓來由
小結
第二章 飲食文化
飲食的變遷
食物來源
從游耕到漢人農業經濟模式
從山林漁獵採集到市場交易
食材種類及食用方式
主食穀類
肉類
蔬果
飲料
小結
第三章 漁獵文化
狩獵與漁撈文化的演變
狩獵組織
狩獵方法與器具
漁撈方法與器具
小結
第四章 衣飾文化
考古遺址中的西拉雅族衣飾文化
衣飾文化樣貌
歷史時期的西拉雅族衣飾文化
原始社會時期
荷蘭時期
清領時期
日治時期
西拉雅族衣飾物件實物
頭巾
腰帶與刀帶
佩袋
新娘服
小結
第五章 信仰文化
信仰歷史演變
信仰場所
社群性大公廨
角頭公廨
合壇太祖祠宮廟
信仰神祇
信仰祭典
小結
第六章 樂舞文化
「有詞無譜」的樂舞文字紀錄
「有詞譜」聲音影像紀錄
牽曲與祭儀唱向歌謠
小結
結語
注釋
參考文獻
ISBN:9786267485576
出版社:暖暖書屋
規格:平裝 / 256頁 / 14.8 x 21 x 1.8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