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爾摩沙的「健行」:法國軍官薩勒鏡頭下的清法戰爭
內容簡介
藉由45張臺灣、澎湖的影像,
以及1篇敘述臺灣地景的文章,
重新審視十九世紀晚期法軍在清法戰爭期間的影像記錄,
更進一步分析這些臺灣歷史影像背後的世界史意義。
從主觀攝影回溯臺灣史的嶄新角度。
1884年清法戰爭蔓延至臺灣後,隨軍來臺的軍官薩勒(André Salles)帶著他個人主觀的觀察意識,拍攝了45張臺灣、澎湖的影像,並寫下一篇敘述臺灣地景的文章,發表於法國山岳俱樂部的期刊——《年鑑》。
本書利用薩勒留下的45張影像與期刊文章,了解這位在戰爭期間步行於臺灣的法國軍官,究竟帶著什麼樣的意識與觀點,拍下並保存了這些影像?這些影像背後又隱含了哪些歷史與知識的脈絡。
薩勒是隨軍來臺作戰,執行海上封鎖任務的軍人,而非來臺傳教或經商。因此,他的影像與其說是為了記錄臺灣的特殊性,倒不如視為他個人知識的實踐成果。而從薩勒個人實踐的角度來詮釋影像資料,正好能補足過往側重圖像內容分析的臺灣影像史研究。
此外,本書不僅利用薩勒的影像內容與筆記,看出他的觀察、拍攝意識,也嘗試重新審視十九世紀晚期法軍在清法戰爭期間的影像記錄,更進一步分析十九世紀晚期臺灣歷史影像背後的世界史意義。
從薩勒的影像,我們將不只見到臺灣、澎湖的人文景觀,也能理解這些景觀與近代法國海軍及登山活動的關聯性。
本書特色
1. 45張十九世紀臺灣、澎湖影像首次完整公開。
2. 除了歷史見證之外,也從影像中剖析拍攝者的主觀意識。
3. 分析十九世紀晚期臺灣歷史影像背後的世界史意義。
作者簡介
黃㵾任
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曾獲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訪問學員獎助。
合譯有《寶順洋行:杜特在淡水的見證》等十九世紀臺灣相關史料著作。
目錄
序曲 從主觀攝影回溯臺灣史的嶄新角度
19世紀晚期臺灣歷史影像背後的世界史意義
19世紀晚期有關外國人調查與書寫之研究
影像分析視角的可能性
臺灣社會與世界交織
部一 作為帝國一員的薩勒
Chapter1 薩勒的生平與成長環境
Chapter2 成為海軍的首次旅途
Chapter3 法國山岳俱樂部及其性質
Chapter4 學生旅行隊:戶外教學與愛國實踐
登山與流通知識的併行實踐
部二 帝國的戰火記錄
Chapter5 戰火與航行:基隆與清國沿岸的戰爭記錄
Chapter6 軍艦上的日常生活
Chapter7 封鎖任務與他者的接觸
「濾鏡」與攝影的複雜性
部三 帝國之外的個人實踐
Chapter8 旅行的意外收穫
Chapter9 地景:海蝕地形與馬公景色
Chapter10 港灣再現:登山與攝影的結合
Chapter11 鏡頭外的反思
理解帝國視角的可能性
終曲 帝國主義與個人經驗的拉扯
參考文獻
附錄一 其他薩勒拍攝之影像
附錄二 薩勒翻攝之臺灣、澎湖作品
附錄三 《北圻回憶錄》中提及「偵察號」的航路
附錄四 薩勒出版列表
附錄五 圖次表
致謝
ISBN:9789862944196
出版社:玉山社
規格:平裝 / 160頁 / 16.8 x 21 x 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