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澎湖-臺灣:總結文獻中的早期接觸(約西元200–1450年)
內容簡介
本書將年鑑學派史家布羅岱爾之「地中海模式」的歷史研究概念運用於東亞海域之中,嘗試以客觀角度、批判性地運用編年較為嚴格的貫時性漢語文獻,架構出福建—澎湖—臺灣這一海域與東亞南北數個海域交換區的關係。作者全面性地承繼了19世紀以來歐洲漢學界對此一區域的研究成果,並以現代歷史書寫的標準重新加以審視,期望能在不破壞文本脈絡的情況下,扎實地建構科學性的認識。本書乃是具備當代性、同時面對專業與一般讀者的早期臺灣史概論典範。
作者簡介
羅德里希‧普塔克(Roderich Ptak,1955–)
德國著名漢學家,慕尼黑大學漢學系榮退教授。
亞洲海洋史研究先驅與權威,著有200多篇論文,散見於《華裔學志》、Journal of Asian History、Archipel 、The 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明清研究》等多國期刊。著書40餘本,漢譯本有《普塔克澳門史與海洋史論集》、《海上絲綢之路》等。
譯者 邱泰然(1995–)
羅東人,現居柏林,就讀柏林洪堡大學亞非學院區域研究系,先後主修東亞、中亞語言學暨文化學等區域研究,亦涉獵中古伊朗語古典文獻學、伊斯蘭文化研究以及歐洲民族學。
審訂者 鄭維中(1974–)
屏東人,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荷蘭萊頓大學博士,專長為近代早期世界史、海洋史、臺灣史。
著有《海上傭兵:十七世紀東亞海域的戰爭、貿易與海上劫掠》。
目錄
引言
早期記載
6世紀中期為止的福建與沿海地帶
有關臺灣在古代史料記載的爭議性描述
三國時代文獻中提及的夷洲
隋代與唐代
《隋書》中的流求國
唐代有關臺灣和澎湖的爭議性記載
唐代為止的福建與臺灣:最後的想法
五代十國與宋代
自唐朝到五代時期的福建
宋代的福建
宋代航海路線與海洋空間
福建與菲律賓
毗舍耶、澎湖與流求
宋代中國與臺灣:最後的思考
元代
征服福建與作為海上勢力的蒙古人
忽必烈汗與流求國
東部路線與澎湖群島
中國治下的澎湖
明代早期
明朝航海時代與沿海空間
洪武年間的臺灣與澎湖
澎湖、臺灣與官方艦隊探索
航海文本裡的海上路線
結語
參考文獻
第一手文獻與資料
研究與歐語翻譯著作
德文略語對照表
地圖
索引
ISBN:9789576389757
出版社:財團法人曹永和文教基金會、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規格:精裝 / 183頁 / 普通級 / 初版
出版地: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