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火:鹿野忠雄的臺灣養成
內容簡介
廣大鹿野迷和登山者晉級必讀。
回顧臺灣的自然探查歷史,鹿野忠雄無疑是頭號傳奇人物。
他年輕時的深遠踏查、寬廣探險,有如一團烈焰炙熱地奔過臺灣的山巒和郊野,四處綻放火花。
這流火,劉克襄掛念超過半甲子,近年傾力注解,探索這位博物學者早期的養成。
想像百年前一名十八歲的年輕人,為了自然觀察遠赴異域讀書。從昆蟲採集到高山攀爬,從生物地理學到民族學、考古學,廣博知識的養成,在這裡一步一腳印地淬鍊、孕育。
假如臺灣的自然風物是一門課,他不只在這裡認真學習,還把生命裡最璀璨的青春時光都託付了。這是鹿野忠雄獨一無二的熱情和信念。臺北高校差點死當他,臺灣山林卻加倍奉還,擁抱了這位日本青年。
──劉克襄
這是劉克襄迄今最嚴肅艱澀的著作,也是一本難產的書。
將近三十萬字的書寫,以地域分區,搭配時間軸線,從少年鹿野娓娓道起,直至1933年底次高山最終回的調查。內容涉及廣泛,每一面向皆是學問。除了直接分析,也援引當時的日籍或臺籍人物,例如鹽月桃甫、明石哲三、林獻堂、陳澄波、辜振甫、高一生、王雨卿等。透過這些人物的創作或足跡,輝映出鹿野忠雄的多元面向。
這些百年前的事蹟,在作者眼中依舊耀眼。他挖著寶,窮盡各方角度琢磨,解構出獨特的絢麗光芒。多想年輕時也能像鹿野忠雄這樣燃燒生命,邁向博物的旅程。
本書特色
1.臺灣最博物的自然作家對最傳奇的日籍博物學者的專書剖析。
2.作者踏查臺日兩地多年,實地走訪鹿野忠雄少年至青年的足跡。
3.地毯式挖掘鹿野忠雄在臺踏查文獻,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
作者簡介
劉克襄
素樸行腳人。偏好利用大眾運輸和雙腳,從市場起步,一路走訪鄉鎮、農田、果園或荒野。近年在中部地區摸索出上百條路線,累積徒步超過三千公里。
博學行山人。難以記得家電的簡易按鍵操作,卻滿腦子多國錯綜複雜的山徑,各地自然志和人文風俗。植物、昆蟲、鳥獸、舊屋殘垣等,皆是行旅上的觀察目標。
勤勞寫作者。時刻掛念書寫,睡醒或返家第一要事便是敲鍵盤,電腦裡永遠有新建的文書檔。
目錄
總序
源起──初見經典
輯1:1920-1924 內地踏查
昆蟲少年
中央線
高尾山
福島
上高地
德本峠越嶺
北海道
南樺太
輯2:1925 前往臺灣
萬噸級郵輪
西川滿
臺北高等學校
黃星長角天牛
高校時的高山紀行
輯3:1925 北臺的探勘
北埔
淡蘭古道
北海岸
新店灣潭
烏來巴陵
帝王斑蝶
登山費用
竹林車站
輯4:1927 偏遠之地
南澳社路
鹽月桃甫
口簧琴Robo
久良栖少女
霧社血斑天牛
浸水營越道路
海岸山脈橫越
輯5:1928 埔里能高太魯閣
集集線
埔里交通
山城捕蝶
臺籍自然研究者
演習林
黃鳳蝶
能高越道路
曙鳳蝶
能高瀑布
內太魯閣
臨海道
輯6:1929 東部與南部
小泉鐵的旅次
東海岸踏查
豐田插曲
內本鹿越道路
酋王豔花天牛
關山越道路
從潮州出發
大武山環繞
輯7:1930-1931 新高山彙
六龜
郡大山遠眺
林獻堂
高一生
駐在所
中之線
新高山彙
新高東山北壁
輯8:1933 紅頭嶼
拖泰‧布典
明石哲三
都巒山
象鼻蟲
麵包樹
芋頭、飛魚和山羊
輯9:1933 次高山地壘
埤亞南鞍部
南湖大山
臺灣山林美學
志佳陽
櫻花鉤吻鮭
最終次高山
辜振甫
八仙山森林鐵道
輯10:1926-1933 臺灣登山風物
煤油燈
電土燈
小米
芋頭
弓與箭
三粒石
升火
松明與油松
草鞋與足袋鞋
天幕與獵寮
輯11:著者踏查線圖、年表與文獻
著者踏查線圖(1925-1937)
著者踏查線圖筆記
鹿野忠雄養成年表
參考文獻
ISBN:9789862944165
出版社:玉山社
規格:平裝 / 526頁 / 19 × 24 × 2 cm / 普通級 / 初版
出版地: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