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讀臺灣:旅行時,到書店邂逅一本書!
內容簡介
千萬藏書、百態閱讀。
每一種差異都是美麗的、每一種分歧都是正確的!
設計氛圍、精選書刊、音樂電影、藝文講座、奇葩雜貨、秘製美食…..
每一間獨立書店都有無可仿製的熱烈靈魂,讓人一頭栽進去就不想出來!
本書精選16家臺灣必訪風格獨立書店
帶你邂逅
最有態度的個性店主 ╳ 最有創意的建築陳設 ╳ 最具觀點的書籍&文創選品
共同演繹臺灣特有的 人情文化 與 閱讀態度
跟著《名人書房》製作團隊、知名主播詹慶齡、攝影專家余尚彬深度走訪全臺,親赴為每一個獨特靈魂而存在的風格書店文化現場,見識網路熱搜、紅到海外的臺灣奇蹟、書店之光──讓很多人跌破眼鏡之後又默默豎起大拇指的文化界特有品種「獨立書店」!
本書引路多元風格的地標級書店,知識含量、樂趣指數皆破表:
●繪本專門書店,有感繪本趣味反諷人生,讓人會心一笑或引爆你的淚腺
●製造人與書的邂逅,一間書店打造二層樓閱讀高度
●百年建築優雅重生,蛻變為島中央文化地標,找回失落的一頁人生歷史
●可以在書店等待一場電影的開始?盛名遠播連日本NHK都來採訪
●登堂入室名作家的微型文學館氣質老宅,花樹芬芳、文學盛放
●用自然的氣息,將死巷活絡成自然生態閱讀小花園
●可以顧店換宿擔任一日店長,還可能要幫忙賣粥的流動式老闆書店
●運河畔陽光灑滿花樹浪漫的無敵白色書樓
●躍上國際,榮獲耶魯大學出版社評選為全球獨立書店推薦名單,臺灣在地人的驕傲,國際旅行者的朝聖地標!
油墨永遠芬芳,靈魂始終沸騰
以此書向所有 獨立書店的主理人 致敬:
無論你是喜愛閱讀的文藝粉迷,或想認識同好交流知識理念,或是喜歡在旅行時探訪有趣的店鋪尋寶,或想投身經營文化產業,這本書都很適合你閱讀,內容有許多值得取經的職人私房推薦書單、各地的農文特產和手路珍饈,當然少不了店主經營面的大量血汗實戰經驗!!!
期待讀者透過本書啟動新式生活旅行概念,找到安頓身心同時能激勵自我的成長途徑,學會品味書本的芬芳,感受每一家書店的溫度,也可以在逛書店時認識這群「口袋不一定深,但勇氣和腦洞一定很大」的獨立書店主理人,在他們逆向思考的經營心法中,是否也能放諸各行業生存創業皆準?或許在不同職場和人生境遇也都用得上這些巧思與精神。
就像各家店主也許選書選品觀點不同,空間布置巧思各異,相同的是身上都流著熱情堅毅的血液、濃厚的人情味、硬頸漂氕、膽大心細的個性,以及變形蟲加上八爪魚般靈活變通的思維:能讓每位顧客一進門,就會強烈感受「這個書店」不只在賣書,而是把你整個人泡進文化體驗裡!!!從內心裡被深刻打動。
始於勇氣,成於底氣
獨立書店在臺灣獨樹一格地存在
本書精選之獨立書店,這群家人朋友口中個性或浪漫、或貓毛(臺語)、或反骨、或性格或理想主義的主理人,成功地把別人眼中的劣勢轉為優勢,把小人物狂想曲演奏成勝利進行曲,在大型連鎖書店與電商平臺環伺中旱地拔蔥、逆勢崛起、廣布觸鬚,經營得風生水起。
於此背後也顯示臺灣廣大民眾的溫暖、友善、義氣之文化支持力,各縣市團結的在地鄉親,北漂、南漂、島內移民、環島旅遊的各路臺灣民眾是如何因為愛鄉而聯手力挺獨立書店免於風霜,成為一處處兼具社區活動中心、手藝料理交流的溫馨場域,甚至原本沒有閱讀習慣的人因為家鄉終於有書店了,也養成了閱讀消費的習慣與興趣,一起成就了臺灣獨立書店的奇異風景,也提供大家在主流意識之外,更多元、豐富的選擇。
我們深信
一本好書,會把人生的高度給你
一間好店,會把心靈的寬度給你
一杯咖啡、一本書、一個下午
沿著文字的軌跡
走進心靈的山海
找到內在的怡然自得與心靈高光時刻
不論是探觸世界、深掘自我
在獨立書店停留的每一個時光,帶走的每一本書
都會為你在心靈種下一些力量、美感與自由
作品特色
專業團隊導讀,趣味性與知識內涵兼具
知名主播詹慶齡、攝影師余尚彬聯合《名人書房》專業影音攝製團隊,以獨特視角,展開全臺別具特色的獨立書店微旅行,透過對臺灣多元文化的理解、對推廣閱讀的熱情,走訪特色書店挖掘臺灣閱讀故事與感動,趣味與知識內涵兼具。
新書收錄書店實地採訪寫作與田野踏查
耗費時間、精力,實地走訪全臺獨立書店,精選16家臺灣必訪深具特色書店,透過文字與鏡頭,報導最真實、溫暖的臺灣在地閱讀故事,職人精神,特殊經營型態、空間運用、書籍空間陳列,顯現臺灣獨樹一幟的閱讀格調與風景。
跟著作者探訪獨立書店,帶一本自己的愛書回家。
出外旅遊也探訪書店,從本書透露的閱讀故事中,探索自身與書店、書籍的深度互動,尋訪愛書,從書店帶一本愛書回家品讀。
撰文推薦
嚴長壽(推薦序1)公益平臺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楊斯棓(推薦序2)《人生路引》作者、醫師
掛名推薦
方念華 TVBS主播
李惠貞 獨角獸計畫經營者
范毅舜 攝影作家
郭重興 讀書共和國出版集團社長
陳亮恭 臺北市立關渡醫院 院長
曾寶儀 主持人、作家
黃國珍 品學堂創辦人
鄭宗龍 編舞家
(以上按姓氏首字筆畫排列)
作者簡介
撰文 / 詹慶齡
征戰新聞界20餘年,熱情﹅求知慾是關鍵
臺灣有線電視新聞臺第一代資深主播﹅製作人
歷任要職
˙旺旺中時媒體集團新媒體事業群執行總監
˙中天新聞臺總監
˙TVBS新聞部副總監
˙TVBS晚間新聞製作人兼主播
˙TVBS新聞部編播中心主播組主任
˙TVIS體育臺主播
得獎記錄
曾虛白新聞獎
卓越新聞獎
星雲真善美傳播獎
消費者權益報導獎
學歷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
淡江大學德文系畢
征戰新聞界20餘年,詹慶齡清新俐落﹅親切穩健的形象已成專業招牌,臨場機智﹅慧黠獨具的思考亮點備受肯定。1992年從職棒菜鳥體育記者做起,其後成為中華職棒電視球賽轉播第一位女性主播,參與臺灣第一家有線電視新聞臺TVBS創臺,走過新聞臺篳路藍縷的草創階段以及最風光的黃金歲月,曾長年擔任TVBS晚間新聞主播,任職中天新聞時期則將觸角延伸至深度調查報導,帶領團隊榮獲新聞界四大獎,目前跨足大學教職、專欄寫作﹅文創產業,並製作主持《名人書房》節目。
臺上看社會、看新聞,臺下看好書、看人情,跨出傳統媒體的詹慶齡致力推廣閱讀,轉換視角觀看世界,以其豐富媒體經驗製播閱讀節目《名人書房》與Podcast《翻閱BAR》。著有《秋葉落下之前:活在燦盛熟齡時》,深受讀者喜愛。
【名人書房】
Youtube:名人書房
Podcast:reurl.cc/pmK4xd
【翻閱BAR Podcast】
reurl.cc/GdGLbD
攝影 / 余尚彬
從事攝影工作二十餘年,運用光和影的刻劃,呈現出影像的細節;
擔任過多部電影及電視作品的攝影指導。
影視作品:
電影
《想飛》
《阿罩霧風雲Π-落子》
電視劇
大愛劇場《有你真好》單元連續劇 (入圍2009年臺灣電視金鐘獎 最佳攝影師)
客家電視臺《魯冰花》 客家電視臺年度大戲
人生劇展 《當我們同在一起》《蘭嶼行醫記》《早安青春》
紀錄片
「海洋大系」《唐山過臺灣》單元
國家地理頻道 《海難救援》單元
目錄
發掘特色書店的故事與風景,看見動人的生命景致——公益平臺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嚴長壽
推薦序 2
書人一日,閱讀一天!旅人悠遊一天,走訪書店一間!——《人生路引》作者 楊斯棓醫師
東部 EAST
臺東.書粥:在長濱熬出一鍋人情味
花蓮.一本書店:用書香和美食豐足身心
宜蘭.嶼伴書間:一家三口穿梭書間實踐平權
北部 NORTH
基隆.樂心書室:田寮河邊空間小體驗深的迷你書室
臺北.一間書店:爬上旋轉梯進階閱讀
臺北.童里繪本洋行:將插畫藝術帶入生活
桃園.晴耕雨讀小書院 :晴天耕作雨天讀書的田間小書院
新竹.或者書店:竹北最美的人文風景,提供多元、豐富閱讀的選擇
中部 MIDLAND
臺中.中央書局:島中央優雅重生的文化地標
南部 SOUTH
臺南.烏邦圖書店:府城明亮絕美的文化新天地
高雄.三餘書店:重新定義書店的文化窗口
屏東.永勝5號:是獨立書店,也是微型文學館的張曉風舊居
屏東.小陽。日栽書屋:「日得知˙識成林」
屏東.七木.人文空間書房:把老屋營造成棲地的生態主題書店
離島 ISLAND
澎湖.沿菊書店:詩人為故鄉土地而開的書店
澎湖.植隱冊室:植物隱藏在書冊空間裡
後記
緣分砌成的《島讀臺灣》
序
後記
緣分砌成的《島讀臺灣》
寫這本書,起心動念有二。
最初源頭是「名人書房」節目的「走書房」單元,尋外景地踏查書店,本意在名人體驗分享之外附加閱讀空間介紹,藉特色書店吸引觀眾擴大對閱讀的想像。拍攝告一段落,播出也引起了些迴響,但心裡有那麼點意猶未盡,總覺得短片沒能把故事說全,何況,尚有許多名單在口袋裡,等著攤開述說。
我是個知難行也難的人,動作之前往往思慮多時,做起事來也不太俐落,所幸身旁有群積極進取的夥伴,持續為我添柴加溫,四處蒐集材料明查暗訪,想來,我們應是集體患上了「書房」職業病,走到哪都要進書店瞧瞧,本書正是一群人花了兩三年時間「瞧」出來的產物。
書寫成冊畢竟是大工程,已經飽和的忙碌生活令人有心無力,直到2021年末節目邀請嚴長壽先生專訪,相隔十多年難得再見,認真溫故知新細讀嚴先生一系列著作,加以錄影現場深談交流,我因此更清楚了公益平臺基金會這些年在花東地區的作為,嚴先生以其深厚人文涵養結合數十年觀旅業經驗,集眾人之力串起「東海岸美麗的藝術鍊」,那麼,渺小的我,能否也盡點棉薄之力將近年走過的書房,串成臺灣知性的人文風景鍊呢?《島讀臺灣》概念於焉成形。
心念一旦啟動,該來的緣分便磁吸而至,生命經驗已實證過好幾回了。幾乎在同一時間,我得知臺北又有一間書店即將誕生,並且它的前世今生揉雜了臺灣的商業歷史、文化發展與一個家族的故事,說來湊巧,其間核心人物原來是我尊敬且熟悉的讀書共和國出版集團社長郭重興!事由說到底仍圍繞在閱讀之重要以及書店之必要,一直以來,每每提到「臺灣人不讀書」,郭社長總說是個假議題,他認為,該怎麼鼓勵大家閱讀、支持創作才是思考重點,對於我們的讀書與購書率遠低於鄰近的日本、韓國,郭社長直言這是「國安危機」,已經年過70的他念茲在茲,腦中盤旋「我能做什麼?」起而行,他竟認真實踐開起了書店。
他的出版集團書系齊全,成長穩定,然而郭社長認為「書店才是真正跟讀者接觸的地方,要推廣閱讀,這是最積極的一步。」終生與出版為伍,但他更陶醉於書店的芬芳,書店能進入社區遍地開花「讓內容的香氣跑出來。」之於他,才是完整的文化藍圖。出版人理想本於胸懷社會,想不到,竟微妙地牽引出個人的家族記憶,當年臺北迪化街祖父的起家厝「郭怡美商行」復歸招租,情節宛如實境節目「我們回家吧」買回老家的感人橋段,儘管業主只租不售,緣份悄然而至仍教人心緒澎湃,郭社長毅然承租下來,帶著終生的出版志業,回到迪化街,在百年前祖父叱吒商場的根據地,以文化重啟「郭怡美」商號。
一間書店的誕生
人生因緣真是玄妙難測,一位出版集團社長記掛社會整體閱讀力,心心念念尋覓地點開設書店遇見讀者,居然,巧遇到自己的家族老厝,使命感結合個人情感,意義非凡;而我,因為正著手寫一本關於個人與書店相遇的書,躬逢其時無意間見證了一間書店從無到有的過程,接下來,請容我用一點篇幅,講述「郭怡美書店」的誕生。
在我伏案寫書這幾個月,大稻埕的百年歷史建築內部正在謹慎施作改造,將日治時期的「郭怡美商行」變身為21世紀的「郭怡美書店」,1922年興建的華麗街屋是當年迪化街「三仙」之一郭烏隆開設的商號所在,根據相關史料記載,1896年創辦的「郭怡美」為大稻埕早期的雜化商店,日治中後期,與周邊商號「莊義芳」、「怡和泰」可以共同主導綠豆等穀物之市場價格,具有一定商業領導地位,見證臺灣商業發展,建築正面牌樓式及泥塑商號「郭怡美」至今仍完整保留,不得不說,歷史的安排精心巧妙,郭家後人正好在洋樓興建百年之際的2022年重回起家厝,即將進駐三萬書冊在此打造知識殿堂,改變迪化街的文化風景。
百年建築為準古蹟,必須保留物件復歸原樣,不容絲毫破壞,如何利用現有格局營造書店風貌,成為主理人威利的首要考驗。威利?沒錯,就是他,前文「一間書店」店長,百年大疫世界停滯,他卻人生大轉彎穿梭在兩間書店忙得團團轉,「郭怡美書店」的難度比之現代風格的第一間書店高出不知凡幾,除了建築本身須當小心維護,偌大深長街屋的區位設定也讓他絞盡腦汁。
本書共同作者,我的好搭檔尚彬以鏡頭紀錄書店幾個月來的演進過程,定期前來拍攝。初見老厝,容顏是雍容大器的華貴深宅,空而不廢,修復保存堪稱完善;接著,設計師來了,不能動隔間,不得鑽牆打釘,空間質感不靠大興土木而是憑創意打造,設計者非常聰明地運用燈光照明營造古厝氛圍,獲獎無數的燈光設計團隊擅長以光為語言與大眾對話,概念新舊交融,內造嵌燈低調放光,入門處有米斗燈呈現舊時風情,既是照明設備亦是雅緻造景,書籍落位處,燈光角度、亮度、色溫都是學問。
從空屋、工地、初具雛形到櫃位落定,尚彬按下無數快門紀實,當我抽空再前往時,大批裝箱書籍已經運抵,正如火如荼上架當中,二進屋共有五處區域,主理人統合外圍街區特色與內部行走動線,依商業模式考量進行規劃,區分功能為Bookshop、Cafe、Library、Showroom、Salon,主題標註看似不同,其實內涵都是書,第一進店面入口Bookshop,臺灣民俗、文化、生態、歷史、文學無所不包,大稻埕由於港口地利匯集南北生活雜物,曾為北臺灣最重要的商業中心,來此尋找臺灣百業百態,再適合不過。
穿過天井,進入第二進一樓,是供人小憩的飲食區,古宅不能使用明火,郭社長更堅決「不能把我的書店變成咖啡廳。」因此,這裡僅提供咖啡、茶及少樣輕食,不過,環顧四周心靈資糧豐富,自然、人文、生活風格應有盡有。拾級步上二樓,Library開展眼前,此區名符其實誠然是個圖書館,中外典籍以地域文化為原則劃分,設計上同樣融入圖書館特色,書櫃間置入座位,宛如書間歇腳亭供人長時間在此閱讀。與之相連的後方第二進二樓,不負Showroom之名,設計精美的圖書大量秀面排開,遼闊空間亦可為講座活動之用,「秀」出另一種功能。
從這裡陽臺望去,正好面對過去以天橋連結的郭社長祖屋洋樓,老家留有他的人生36年黃金歲月,昔時風華猶在,但郭氏家族已遷出30餘年,我們在一樓巧遇「莊義芳」商號莊輝玉後人,他與郭社長同為迪化街「三仙」孫輩,古稀之年相見,難掩欣喜之情,只見莊家後人緊握郭家後人雙手,直呼「看到你真好,你回來更好!」老人家真情流露,近距離旁觀的我們,無不動容。
事實上,自老商號重新動工以來,周邊鄰里便不時前來張望,「郭怡美」對面為「聯華食品」起家厝,與郭家頗有交情的老董勉勵威利「咖啡煮好一點,我會來喝。」揹負眾多期待,艱難走到最後一哩路,威利卻苦笑說心中「無悲無喜」,身為書店實質經營者,開幕之後才是真正挑戰。不過,始終沒停下手中工作的店員凱雯卻滿懷期待,對我說此刻心情「痛並快樂」,果然是活力十足迎向光明的年輕心靈啊!
到書店邂逅一本喜歡的書吧
各位翻閱到這篇後記時,「郭怡美書店」應已萬事俱備開幕營運了,相信讀者到大稻埕走進這間豐美的書店,必能感受到歷史的趣味與知識交流之樂。在我心中,發掘更多、探索更深,是實體書店永遠必須存在的理由,我無意鼓吹任何一種購書方式,數位生活有其便捷利索,可支配預算也有其侷限,我自己便經常上網瀏覽書城下單選購,然而,我還是不時走逛書店,享受沉靜、發現驚喜,如同獨角獸計劃創辦人李惠貞所言「書店,讓我們與未知相遇。」走讀旅程,真的讓我意外遇見了許多曾經的未知。
「郭怡美書店」準備開幕前,我在書堆之間觀察紀錄,每到一個書區,總忍不住有所談論,相信嗎?無論提到哪個系列、哪本書,都有至少一位忙碌上架中的店員轉身回應我,百年古厝裡臥虎藏龍,店員們各有擅長領域身懷絕技,我想,只有讀遍古今中外的店長威利方有能耐邀請到這些優秀文青合力打拼吧!
從「一間書店」到「郭怡美書店」,只要湊近人文社科領域書區,威利總能提供綿延不盡的解說提點,指引我更多閱讀道路,花蓮「一本書店」的Miru和吳巍也是如此,涉獵既廣且深,若非他們引介,我也許至今都無緣走進《局部》接觸陳丹青的畫作與思想,萬沒料到,環島走讀竟能提升我這美術庸才的眼界,我在「童里繪本洋行」看到繪本不可思議的至高境界,敬佩小萩長期深耕圖文領域的投入用心,一生做好一件事,澎湖「沿菊書店」的一筆同為典範,鄉情未必只能訴諸愁緒,馬公街上「植隱冊室」的士恩走不同路數擁抱故鄉,兩位書店老闆各自以創意和熱情,點亮菊島的文化之光。
以書店抒發在地情懷,臺灣本島亦所在多有,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勇敢接手「中央書局」,扛起重任為臺中人保留集體記憶;企業家回饋鄉里, Ben在新竹做出最佳示範,「或者」系列五感閱讀帶動新型態文化體驗;屏東「勝利星村」小而美的「小陽日栽書屋」依芸盡一己之力,保留當地眷舍,發散書香;同在「勝利星村」,作家郭漢辰夫婦為保留張曉風舊居「永勝五號」竭盡心力,一生為文學不悔;「七木人文空間」以生態教育為己任,眷村生活園區裡的書店因而更加多樣化。
書店,確實可以很多元,長濱「書粥」和高雄「三餘書店」的實踐範圍都遠超過傳統認知當中的書店,開啟我新的想像視野;臺南「烏邦圖書店」與基隆「樂心書室」兩位年輕店長則讓我見識到新世代的閱讀方向;而桃園「晴耕雨讀小書院」及宜蘭「嶼伴書間」以書店建立教養基礎,將書本知識落實於日常,令我更加堅信無用之用是為大用。
一間書店,無限可能,謝謝所有抽空與我分享書店人生的送書人們,書寫中整理資料重新回味這段走讀旅程,偶爾會自顧自在書房陷入沉思或捧腹大笑,這點必須特別向勞苦功高的好友尚彬、裕儀致謝,將訪談過程的聲音影像完整紀錄下來,不但有助書寫內容表達正確,同時《島讀臺灣》影片亦可補我文字敘述不足之處。當初心中構想得以落實成書,讀書共和國李雪麗總經理、孟庭居功厥偉,發揮強大企劃力提案「島讀臺灣:全臺獨立書店閱讀推廣計劃」,謝謝文化部體察企劃精神給予本案協助。採訪執行面,前置踏查、聯絡工作動員諸多「義工」好友智萍、文欣、小喵無償後援;搶時間的編輯作業勞煩淑雯總編、明月主編爆肝趕工,在此一併謝過。
所有人的所有用心,都為傳達閱讀的美好,島內旅行正盛,安排景點時,不妨把書店列入其中,臺灣有許多美麗的人文景緻值得細細品味,與博學的店主們聊聊,邂逅那本當下正適合你的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