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的視角:清末條約體制下臺灣商人的對策
內容簡介
本書以由下而上的社會史視角,展現居於社會領導地位的商人如何適應條約體制帶來的衝擊。在開放條約口岸之前,臺灣地方官員、與官方有協力關係的商人和走私洋商建立三方互利結構。然而條約體制實施後,使既有的互利模式瓦解,臺灣商人試圖破壞樟腦包賣傳統,並排擠洋商參與米穀貿易,亦廣泛逃漏釐金。地方官員不願失去財源,衝突於焉而生。但臺灣商人隨著條約體制靈敏變換對策,利用與洋商的合作關係,在「洋行」的名義下,將領事裁判權作為自身的保護傘,既能擺脫地方官員的控制,且在「洋務運動」政策下獲得新的商務機會,延續其社會與經濟優勢。
作者簡介
李佩蓁,高雄人,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清代臺灣社會經濟史。已發表論文見於《臺灣史研究》、《新史學》等一級學術期刊,並於2019年獲「第三十卷《新史學》論文獎」。
目錄
序言 曹永和文教基會博碩士論文獎助計畫新書
作者序
第一章 緒論
社會史研究視角
解讀三層史料
第二章 暗度陳倉:開港前的臺灣地方社會
華洋貿易日趨頻繁
官商協力維繫地方財政
官紳商形成互利結構
第三章 見風轉舵:樟腦傷人的對策
軍工匠首掌握樟腦包賣
樟腦包賣制度引爆商業利益衝突
條約體制與包賣制度的矛盾
安平砲擊事件確立樟腦貿易開啟
第四章 瞞天過海:米穀商人的對策
開港前洋商參與米穀貿易的困境
米禁政策牴觸條約體制
天立洋行運米案
操弄訊息製造貿易壁壘
第五章 順水推舟:釐金包商的對策
利用條約體制規避釐金
使用遊歷執照規避子口半稅
包辦釐金控制商業流通
第六章 移花接木:洋行買辦的對策
洋行作為保護傘
經營洋行與官商關係
政權交替與洋行轉型
ISBN:9789576389399
出版社:南天
規格:軟精裝 / 232頁 / 23.5 x 1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