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日式建築紀行
內容簡介
『和臺灣日式建築的相遇,對我來說,
一開始伴隨著種種不可思議的感覺。』—渡邉義孝
近代臺灣日式建築中,大略分作「官廳、銀行、販售業等大型特殊建築」、「小規模擬洋風建築」,以及「和風建築」,你可能不知道,在臺灣的「日式」建築和日本的「日式」不太一樣,甚至讓日本人「懷念的街景」,並不在日本,反而在臺灣得以再生!
為了看見更多「和日本不一樣的設計」,作者渡邉義孝多次探訪臺灣,以他閱歷無數日本老建築的眼睛,找尋藏隱藏臺灣各個角落的日式老屋——從建築物外觀、大尺度的環境涵構到細部構件做法之異同——他一筆一筆地細細描繪出被譽為「比教科書還詳細」的手繪筆記。《臺灣日式建築紀行》首度曝光這些極珍貴的手稿,精選超過六十多處臺灣日式老屋、建築周邊旅行地圖、專業度破表的平面圖,搭配作者生活化的旅遊札記和浪漫散文,帶我們細細品味在美麗島上開出奇異花朵的和風建築。
母屋/棟木/天秤梁/梁/垂木/書院/床の間/違い棚/縁側/束/束石/畳/コンクリート布基礎/戸袋/押縁下見板/南京下見板/日本瓦/破風板/合掌/陸梁/トラス架構/はなもや/敷桁/ドイツ壁/煉瓦/持ち送り/銀杏面/出窓/洗い出し/入母屋/切妻/寄棟/ニコイチ長屋/上げ下げ窓/
【臺灣日式住宅常見的構造和特色】
① 洋風雙併住宅(二連長屋)
日本和風雙併住宅很多,但擬洋風的表現很少見。
② 洋小屋組(西式屋架)
小規模的建築也會使用洋小屋組。桁架繁複,屋簷內部複雜化。屋簷內部也會舖板子。
③ 磚造高基礎
地板架高,比例上延展為縱長方形。地板下方換氣口更有設計感。磚造完工。
④ 角落的出窗
臺灣擬洋風建築的顯著特徵。角落多用出窗,給了建築立面獨特的陰影。
⑤ 地窗狀的透氣窗
窗戶多,增強了陰影。
⑥ 尾垂
日本只在山裡看過此類設計,幾乎沒在洋館看過。臺灣的「妻」上部多設有透氣窗,是為了 用尾垂來防雨。
⑦ 入母屋
破風較小,呈現東南亞式的外觀。洋館也採用了入母屋。
⑧ 洋風圓窗、八角窗
在車站或住宅多用圓窗(牛角窗)。
⑨ 南京雨淋板
提高外牆角落的格調。
作者簡介
渡邉義孝
1966年生,日本一級建築師。風組‧渡邉設計室負責人。尾道市立大學兼任講師,東亞日式住宅研究會會員。NPO法人・尾道空屋再生Project理事,日本民俗建築學會正會員。活躍在文化資產界,致力於歷史建築調查與老屋活化,所參與的民間公益組織,協助政府和民間單位修復、活化、再利用老屋空間,重新創造價值。自2011年起,多次來台,考察臺灣各地近代日式建築,數量多達數千處,並以手繪筆記的方式紀錄建築特色。
著有《食風日日~橫斷亞洲旅行日記》(日經BP社),合著有《自建/創造家的自由》(旅行人)、《小鎮再造的空屋活用術》(建築資料研究社)、《認識亞塞拜然的六十七章》(明石書店),《臺灣日式建築紀行》為首次與日本以外出版社共同企劃,海外首發的著作。
審訂者簡介
凌宗魁
畢業於中原大學建築系、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曾任職於財團法人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中原大學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等,現任職於國立臺灣博物館。著有《圖解臺灣近代經典公共建築》、《Brick Taiwan:積木臺灣經典建築,用樂高積木打造43個古蹟與地標》、《紙上明治村:消失的臺灣經典建築》、《紙上明治村2丁目:重返臺灣經典建築》、《福爾摩沙的西洋建築想像》等。
譯者簡介
高彩雯
臺灣大學中文系、中文所畢業,東京大學亞洲文化専攻博士課程修畢。現為中日文譯者,有時寫專欄。喜愛文史、散步與貓咪。譯有《山口,西京都的古城之美:走入日本與臺灣交錯的時空之旅》(幸福文化)、《跟貓咪快樂同居》(啟動文化)、《幸福為何是哲學的問題呢?》(麥田),共著《現代日本的形成:空間與時間穿越的旅程》(遠足文化)。譯稿賜教及工作聯繫:looky.kao@gmail.com
目錄
☛臺灣日式建築散步地圖
☛導讀 深情而專業的近代建築探索旅程 凌宗魁
☛推薦序 最熟悉的地方往往最容易忽略 老屋顏工作室
☛推薦序 手繪建築圖的魅力 景雅琦
☛譯者序 用建築專業掌握臺灣特色的一流紀錄 高彩雯
☛序 我為什麼會迷上臺灣日式建築?
☛第1章 所謂臺灣「日式建築」,到底是什麼?
臺灣日式建築的源流與特色
第1回 臺灣日式建築的種類
第2回 日本近代建築流派
第3回 臺灣和日本的「日式」,這裡不一樣!
第4回 在美麗島上開出花朵的種子〜和風元素和臺灣風土的影響
☛第2章 臺灣日式建築散步
第1回 潮騷吹拂的記憶——西部海線老車站
第2回 友人分享的寶藏——佳里郵便局
第3回 彷徨行路中的遇見——去台中看日式建築
第4回 與百年前職人的邂逅——山佳車站
第5回 日式住宅再生——台北青田街老樹下
第6回 緣份牽起的道路——台南咖啡館
第7回 歷史建築與孩子的共同記憶——台南新東國小
第8回 還諸天地的美——金山的望海洋樓
第9回 競彩奪艷的都市之美——新竹舊城散步小劇場
第10回 巨大工廠的第二春——花蓮在發生的事
第11回 靜謐的音階——追尋「洋小屋組」的美麗
第12回 日本時代的記憶——活證人的敘述
☛第3章 臺灣日式建築手繪日記
第1回 陳茂通宅周邊——都會中的溫暖結界
第2回 新竹新埔——因為真而產生的美
第3回 桃園富岡——旅行沒有正確答案
第4回 朴子清木屋——侯孝賢電影場景般的事件
第5回 北投淡水金山——想把這份熱情「外帶」回日本
第6回 佳里及周邊——街區歷史的楔子
第7回 松山療養院——所長宿舍平面圖首度公開
第8回 金華街台大——傾聽「凝凍的音樂」
第9回 花蓮——不為人知的日式建築寶庫
第10回 二水竹山——新舊共存的奇蹟
第11回 嘉義里港——刻畫臺灣近現代歷史記憶的洋樓
第12回 旗山美濃——機緣總藏在偶然之中
第13回 台北——高密度的建築傑作
☛附錄:臺灣日式建築地點資訊
ISBN:9789571376141
規格:平裝 / 200頁 / 17 x 23 cm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