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寄達的信:106歲日本教師與88歲台灣學生的感人重逢
內容簡介
一封日本越洋信件,一位熱忱菜鳥郵差,
在人人靠數位通訊聯絡、沒人寫信的年代,
再次牽起情繫70年的跨國師生緣!
◆2015年3月22日,《聯合報》和《自由時報》皆曾批露報導此「106歲日籍教師尋88歲台灣學生」事件。
(網址: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865060)
◆日本亞馬遜讀者5顆星一致好評,盛讚:「至今仍掛念學生近況的老師,70年後仍然感念恩師的學生,因著台灣郵差的職業倫理,連繫並傳遞了感人至深的跨國師生情!」
◆戰後70年以後,連接日本和台灣的一封信,成就這段台日「羈絆」的真實佳話!
◆另附28幀照片+書信手稿,重現故事歷史現場和師生情感。
「我把那封信放進『查無此人』的箱子裡,就去忙別的事了。不過,心裡總覺得放不下。畢竟那封厚厚的信是從日本寄來,而且還是用毛筆寫的。我覺得,好像不能就這樣直接把信退回。」這股直覺在日後締造了奇蹟。
這份遠在我出生前的過往記憶,九十年、或是超過百年的漫長人生,在他們對我傾訴之後,決不能只是覺得「哇!真有趣!」就打發了。必須讓這些故事具體成型,讓其他人知道。縱使沒有任何人要求我這麼做,一股使命感卻油然而生。──本書作者 西谷格
跨越戰後70年,聯繫日本與台灣的一封信。
日治時代在台灣擔任小學老師的106歲日本教師高木波惠女士,看了電影《KANO》深受感動,而她也一直掛念著當初在台中烏日公學校教過的孩子們,決定寫信給這群如今也近90歲的學生關心近況,卻因為寫的是舊址而「查無此人」。然而,台灣的郵務人員卻深信「這一定是封很重要的信!」四處奔走,試圖送達。即使住址早已變遷,但透過這名年輕郵差的努力,終於,這封信送到老師過去的學生家中,並在分散各地的學生之間傳閱。經過戰後70年,老師與學生又開始通信。這些台灣學生寫給老師的信中,許多還使用當年老師教導的優美日文。
這是從一封信開啟的跨越台日、超過70年的真情故事。由「查無此人」發展到睽違80年的熱淚同學會。「好想老師!」、「現在仍深深感謝老師」、「您是世界第一美女!」讀了106歲恩師的信之後,台灣學生紛紛用日文回信。日本與台灣深厚情誼的真實奇蹟,成就這段台日「羈絆」的感人佳話!
目錄
為什麼郵差會寄送「查無此人」的信件?
「查無此人」的信件
「美好傳統昭和時代」的光景
「桃太郎」
「總覺得放不下」第1章 在高木老師的信件送到學生手中之前
一○六歲的高木老師
來自遙遠日本的久違問候
「這一定非常重要!」
直覺產生奇蹟
「日文信!」
在台灣媒體引發討論
高木老師 您好
「是台灣的孩子唷」
「袂使破病!」第2章 台灣學生的這八十年
台灣歷史
「恩師的來信!」(楊塗生)
哼唱〈軍艦進行曲〉
「秉持『日本精神』」(楊海桐)
「想見老師」這四個字
「我被選為副班長」(楊爾宗)
「像母親一樣親近」
從大陸來的中國軍人
用日文寫日記
「比對母親還感謝」
「即使見不到面也還能寫信」
牢記「教育勅語」(陳明炎)
也曾到老師家玩
生活習慣也是老師的教誨
第3章 遺留在台灣的日治時代追憶
「世界第一美女」(楊吉本)
挨罵的回憶
台灣製日本人
日文的情書
積蓄全化為廢紙戰後出生的一代對日本批評嚴苛
師生之情超越國界
親日派的歷史負資產
第4章 高木老師一路走來的一○六年
「長壽的祕訣就是努力」
霧社事件之千鈞一髮
與台灣學生相處的日子
對台灣說「感謝多年的關照」
原已放棄的丈夫
地址錯誤
「還活著唷!」
傳信貓「恰恰」
第5章 睽違八十年的「熱淚同學會」
網路上重逢
挨家挨戶的打招呼
說不出話
突如其來的噩耗
「想緊緊擁抱」
再次回到書信往返
終章 由書信延續兒孫輩的情誼
「想代替父親盡一份力」
對過世外祖父的回憶
台灣與日本的「情誼」
後記
作者簡介
西谷格
1981年出生於日本神奈川縣。早稻田大學畢業後,曾任地方報的記者,之後轉任自由文字工作者。2009年前往上海,在週刊上報導中國現況。2015年回到日本。另著有《潛入中國打工日記(暫譯)》(小學館新書),譯有日文版《老屋顏:走訪全台老房子,從老屋歷史、建築裝飾與時代故事,尋訪台灣人的生活足跡》。
譯者簡介
葉韋利 Lica Yeh
1974年生。現為專職主婦譯者,熱愛翻譯工作。享受低調悶騷的文字cosplay與平凡充實的生活。
譯者葉韋利工作筆記FB專頁:www.facebook.com/licawork
ISBN:9789869630801
規格:平裝 / 224頁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