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漢分治」下的人群隔離與跨界(1930–1960s)
內容簡介
近代國家力量全面掌控臺灣山地後,臺灣原住民族與漢族群,共同經歷一段性質相近卻又同中有異的「文明化」歷程。日本統治時期與戰後初期,政府對「蕃地」/「山地行政區」的特殊統治,影響族群間接觸與彼此理解甚鉅。 本書內容主要梳理1930-1960年代官方政策與原漢關係的變化,並指出「霧社事件」與「二二八事件」是兩個重要的關鍵轉折時點——1930年的「霧社事件」讓多數未曾實質接觸過原住民的漢人,特別是當時的知識分子,首次高度關注臺灣原住民族,在往後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影響人們對於臺灣原住民族的感知。「二二八事件」期間官方採取的策略與事件後更嚴密的山地管制,則阻斷戰後原漢族群一度曾有過的攜手合作。
作者簡介
陳慧先
高雄人。現為中興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博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國立臺灣大學學系學士。
曾任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獲得科技部「獎勵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博士候選人撰寫博士論文」、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人文社會科學博士候選人培育計畫」、臺北建成扶輪社「建成臺灣文化扶輪社基金」、教育部「人文及社會科學博士論文改寫專書暨編纂主題論文集計畫」,與曹永和文教基金會博碩士論文出版等獎助。研究領域為臺灣史、臺灣原住民史。著有《丈量臺灣--日治時代度量衡制度化之歷程》及論文十數篇
目錄
序言 曹永和文教基金會博碩士論文獎助計畫新書
致謝
第一章 緒論
研究旨趣
前人研究成果
研究取向與限制
章節述要
第二章
番界政策與「開山撫番」
蕃地與理蕃體制確立
從蕃地到山地鄉
管制下的越境
第三章 分隔治理下的近代化歷程--以初等教育為中心
「蕃人」教育體制的建立
「蕃人」教科書的特色
戰後初期原住民教育的開展
特殊化的延續:升學措施及其影響
第四章 「跨界」的原住民
日治時期原住民島內觀光
高砂族青年團幹部會議
戰後原住民菁英的政治參與
第五章 「平地」人群的「山林」經驗及其他者想像
霧社事件對臺灣漢人的衝擊
官方形塑的「蕃人」與「山胞」形象
日記中的臺灣原住民
第六章 結論
附錄
徵引書目
ISBN:9789576389412
出版社:南天
規格:軟精裝 / 340頁 / 23 x 1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出版地: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