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澄波筆下的《阿里山之春》

前幾天分享的陳澄波照片引起不少迴響,雖然因為殘酷的時代命運,許多人對於他的印象往往只有倒下的那一刻。然而對畫家來說,或許更希望大家能透過他的作品來認識他

接下來我們將會不定期介紹陳澄波筆下的作品,乍暖還寒的春天,就從這張美麗的《阿里山之春》開始吧!

層次豐富的構圖,帶著觀者的目光從櫻花、沼ノ平伐木聚落、到中間形成對比的「六百年以上的樹」跟整齊的人造柳杉林。遠方山巒層疊,右後方有鄒族的靈山,當然還有右側醒目的塔山崖壁,一直是許多畫家們鍾愛寫生的景色

這幅畫作呈現1935年的阿里山美景,也記錄下因為林業而正在變化的阿里山風景
活潑盛放的櫻花,緩和了塔山的稜角,讓畫面更加溫暖和諧,透露春日的明亮宜人,也表現了藝術家對於眼前景色的洞察力和喜愛

習慣在取景現場完成作品的陳澄波,在這次寫生也將60號畫布(尺寸約130×80cm)搬上火車,據說在完成這幅作品後,陳澄波馬上請來營林局的官僚為他鑑定畫中的樹木年齡,這個小故事或許也體現他對於景物寫生的自我要求

這幅作品也收錄於《回歸線上的候鳥--陳澄波作品特寫》。充滿細節的作品,在導讀中更能走進畫境,並與創作者的生命互相交織

想要了解陳澄波的故事和畫作,相當推薦精選代表畫作、印刷精緻、最重要的是每幅作品都有細節導讀的《回歸線上的候鳥》,可以做為認識畫作的入門,適讀年齡也很廣哦!

推薦閱讀

相關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