Ài Tâi-gí 5:Bô嗎bô吧才是台語本色 歲暮欲請少年人謹記在心

文/周婉窈

【Ài Tâi-gí 5:Bô嗎bô吧才是台語本色 歲暮欲請少年人謹記在心】(文長,歹勢)
(愛台語 5:沒嗎沒吧才是台語本色 歲暮要請年輕人謹記在心)
Ài Tâi-gí系列寫了四篇之後,因為太忙,一直擱著沒寫。忙的原因之一是因為參與北師美術館台灣文化協會一百年展,不過,能夠將台語帶進這個展覽,再怎樣辛苦挫折都覺得值得。
在這個展覽中,作品的作者漢字之外,先出現台羅,之後才是華語發音。比如黃土水,先出現「N̂g Thôo-tsuí」,之後才是華語拼音。這比較符合歷史上的情境,N̂g Thôo-tsuí應該是黃土水短短的35年生命中最有感覺的名字,如果你從後面叫他「Kō san」,他一定會回頭,但叫他「ㄏㄨㄤˊ ㄊㄨˇ ㄕㄨㄟˇ」,可能就沒反應,有的話也會非常遲鈍。甘露水就是「Kam-lōo-tsuí」,很親切,就是小朋友的Kam-lōo-tsuí姐姐!據說這是第一次美術展覽標台羅,有位工作團隊的同仁說她看了非常感動。
記者會那天遇到阮劇團的汪兆謙導演,他提到年輕人講台語的問題,我們沒講幾句話就非常投契。原來他和我一樣,都一再提醒年輕人講台語時要注意台語「沒吧沒嗎」。他說他會和年輕人說:台語是小甜甜。因為有個卡通片主角小甜甜沒有爸爸,也沒有媽媽。我年紀大,沒看卡通,原來還有這個典故。後來問學生,好像也很少人看過。卡通或動漫的「代」未免太短了吧?
台語受到華語嚴重影響,習慣講華語的人,常會將台語的疑問句講成「……嗎?」感嘆、存疑,或推斷的語氣講成「……吧!/?」這都不是台語原貌。由於台語「沒嗎」比「沒吧」重要,所以我一般會講台語「沒嗎沒吧」。
這篇原本想查看幾本語法的書再來寫,但2021年就要過去了,還是盡量將台語的四大「秘訣」交代完整。
台語的疑問句,有很多表達方式,舉幾個常見型態:
1、以「敢/kám」起頭
你敢(kám)敢(kánn)按呢做?(你敢這樣做嗎?)
你敢有食中晝頓?(你有吃午餐嗎?)
2、以「未/buē/bē」結尾
你食飽未?(你吃飽了嗎?)
代誌好勢矣(…ah)未?(事情好了嗎?)
3、以「無/ bô」結尾
真久無見面,最近好無?(好久不見,近來好嗎?)
你想講激外外就無代誌矣(…ah),是無?(你以為裝沒事就沒事了,是嗎?)
4、其他
另外有nih、siánn/sánn等結尾,就不一一列舉。
由於華語已經是很多人的日常語言,每天「嗎嗎叫」,太習慣了,一到要講台語,疑問句,就是將肯定句後面加個「嗎」字。太方便了,若沒意識到台語疑問句不喊「嗎」(不是媽寶喔XDD),很容易被帶著走。
如果你有在看歌仔戲,就會發現年輕演員真的很容易就「嗎嗎叫」。有時候連不應該會這樣講話的資深演員,也會「嗎」一聲,讓你小小傷心一下。很可能因為「舞台歌仔戲」的劇本都用華文寫,不用台文,而歌仔戲演員很多記性極好(令人佩服的那種記性),看了就記住,口白就照劇本走,我相信資深演員私下講話就是一口bô嗎bô吧的好台語。
對於一個從小就在台語社群長大,非常珍惜台語的人(如我本人),聽到「嗎嗎叫」的台語,真的會很難過。記得疫情嚴重時,網路上可以看很多戲劇,有一次演一齣歌仔戲,一開始就聽到類似「你想欲挽(摘)這蕊花嗎?我來挽予你吧!」的台詞,只好將畫面關掉,免得一路傷心。《人間條件》有個別的演員也是疑問句都是「嗎」。聽到自己非常喜歡的小生小旦講「嗎」,真的會格外傷心。
台語的復振要靠大家。每個人就是選自己最能做的來做──以前黨外運動就是這樣。我在大學教書,面對的是華語文都很好的學生,所以我注意的是如何讓整天講華語的學生能將台語講回來(講倒轉來)。像親子台語共學就不是我能做的,相信方法和教材一定很不一樣。我自份是「黨外囝仔」,隨時隨地找自己的位置來站,那是前輩用身教教導我們的。
在台大,若包括即將結束的這個學期,我已經開了四次全台語的台灣近代史的課。學生很有熱情,讓我深受鼓勵。就聽口頭報告的錄音來說,一百人中大約會有五、六位同學台語講得非常好,好到可以去報新聞(而且不會怪腔怪調)。但整體來說,他們是語言孤島,大部分同學的台語都受到華語嚴重「侵蝕」。不過,教育應該是正向的,以鼓勵為主,我不會批評他們,反而要想辦法讓同學了解華語的影響在哪裡,要如何克服。我想,要克服華語影響,有四大要訣,也就是要把一入聲,二m收尾音,三g音講回來(Ài Tâi-gí 2&3有寫),第四個要訣是:謹記台語是沒吧沒嗎的小甜甜,練習講話時避免以「嗎」「吧」結尾。如能做到這四點,台語就會講得不錯。
我寄望語言孤島可以抵擋華語的大江大海,最後連成陸地,恢復她原本的樣貌。根據「瀕危語言」(endangered language)的定義,當父母輩不再用這個語言養育下一代時,它就會在可見的未來消失。2020台灣語言普查的統計,看了令人驚嚇:現在6至14歲的學童只有7.4%的主要語言是台語,客語和原住民語言更可驚,分別為0.2%、0.0%!
在2021年即將結束的此刻,向望有志要將台語講好的年輕朋友,請記住上述四大要訣,寒假期間多多找機會練習吧!
(12/31補記)

昨天貼出Ài Tâi-gí 5(誤為4),因為時間上有點來不及,沒放最後講的目前以臺語為主要語言的調查統計圖表,6至14歲:台語7.4%、客語0.2%、原住民0.0%。現在補上。

昨晚江蓋世先生看到數據,「真tioh驚」,和我透過臉書訊息來回討論。我給他看統計圖表,他說這是他個人所看過最新而最能警惕台灣人民的報告,勸我將圖表補放上去,免得大家以為我給的數據沒有根據。

第一次看到這張圖表是在葉高華老師的臉書(Ko-hua Yap)。那時候的感覺也是「真tioh驚」。昨天蒙葉老師指點迷津,下載行政院總計處的普查提要分析全文,謹此致上謝意。其實行政院在做語言普查時會分「主要語言」和「次要語言」是因為葉高華老師的倡議;若不分主要與次要語言,調查結果完全不具警惕性,反而讓台語、客語、原住民語言看起來一片「大好前程」。

在2021年最後一日,讓我祝福面冊河道上識似(si̍k-sāi)kap無熟似ê朋友
新年平安順序!!

圖表出處:行政院主計總處,《109 年人口及住宅普查初步統計結果提要分析》(2021年9月),頁16。

推薦閱讀

相關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