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日清簽訂馬關條約,將臺澎割與日本,由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率近衛師團來臺接收。
而這位病逝於臺南的日本親王除了在日本時代被神格化,成為當時全臺重要神社如「臺灣神社」的主祭神之外,他的人生故事也充滿戲劇性-
#風起雲湧的一生
生於1847年的傳奇人物「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原為伏見宮邦家親王排行第九的兒子,幼名滿宮,後來被仁孝天皇收為「猶子」(類似義子),也因此成為孝明天皇義弟與明治天皇的義叔。
他曾在幕末亂局中捲入政爭,被幕府勢力推舉為「東武皇帝」對抗新政府形同謀反,戰敗後雖逃過被處決的命運,卻被軟禁於京都強迫出家,1870年被敕令還俗後,明治天皇接納請求允許他前往普魯士軍校留學。
在普魯士期間北白川宮家初代智成親王以13歲之齡生病過世,遺言希望由兄長滿宮繼承北白川宮家,因而成為北白川宮第二代當家。之後他與普魯士貴族遺孀相戀並訂婚,但不為明治政府接受,於是他高調在媒體宣布婚約希望逼迫反對者妥協,卻引起明治天皇震怒,將其召回國後下令在家「謹慎」(在家禁閉思過)。在「維新十傑」之一的岩倉具視公卿苦口婆心勸說下,他放棄了這段婚姻。1878年恢復親王身分,並逐步走上軍旅之路。
#死於臺南的日本皇族
甲午戰爭後,北白川宮能久親王任近衛師團長屯駐遼東半島,在馬關條約簽訂後於1895年5月底在沒有充分準備的情形下倉促率軍來臺,臺灣民主國總統唐景崧旋即逃跑,臺民只好擁立另一位原清國官員劉永福繼任總統,駐軍在臺南城內。近衛師團在北臺灣快速挺進順利進入臺北城,看似可以快速結束戰爭,想不到往南推進時卻遭到各地反抗勢力激烈抵抗,
攻陷嘉義已是那一年10月的事了。日方為了快速結束戰爭,增援了兩隻部隊分別於布袋嘴及枋寮上岸,一北一南與較東邊的近衛師團形成對臺南城的包圍態勢。在日軍即將對臺南發動攻城前幾天,求和不成的劉永福逃跑,失去反擊希望的臺南居民只好懇求英國長老教會牧師巴克禮、宋忠堅拿著居民的請願書冒著被射殺的危險在茫茫黑夜中前往二層行溪畔的第二師團軍營交涉和平入城事宜,促成10月21日上午第二師團和平進入臺南城。
當時對日軍而言最可怕的威脅並非臺灣反抗勢力的子彈,而是可怕的傳染病,絕大多數的日軍陣亡者都是染病死亡。而身為主帥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在日方記錄中於新營附近的安溪寮就開始發燒,軍醫診斷為瘧疾,之後連日發燒,到達大目降(今新化)時已燒到40度以上,22日進入臺南城先住在安海街張紹芬宅(今林百貨對面富華飯店一帶),隔日又移至莊雅橋街吳汝祥宅(今臺南美術館二館近永福路友愛街一帶),但病況並未好轉,於10月28日逝世。
能久親王過世後,官方第一時間並未承認死訊,而是以生病回京為由將遺體運回東京才舉辦國葬。
之後病逝地點莊雅橋街吳汝祥宅(今永福路近友愛街處)演變為臺灣第一所官辦博物館「臺南博物館」(1902/2/26開幕)及北白川宮御遺跡所,東側區域之後則演變為臺南神社(1923年落成),也就是今日臺南美術館二館處。1930年代臺南神社又擴張了外苑區域,範圍大約是忠義國小校舍及操場。
臺南神社二戰後就被改為忠烈祠,之後一度拆除改建為飛碟型體育館,1991年再改為公11停車場,約2015年成為臺南美術館預定地,直到2019年1月臺南美術館二館正式開幕。
圖為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照片數位上色,亦收錄於《觀臺灣第4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