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單之後】他們走過大稻埕—平田壽秀與第四回臺展

撰文|盧穎(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

平田壽秀 入選 臺展第4回

大稻埕提供給畫家源源的題材,相對的,他們也撐起了大稻埕歷史的豐滿。

日治時期人車熙來攘往的大稻埕,海內外商業貿易繁盛,人們在此休憩停駐之餘,酒樓、戲院、畫室、餐廳⋯⋯屬於這裡的人文景觀也逐漸建立起來,形成具有代表性的風景,許多重要的畫家也曾經在這裡,為大稻埕的不同風貌留下畫跡。

【圖1】郭雪湖,《南街殷賑》,1930,195×134公分,第四回臺展無鑑查出品、臺展賞,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圖版來源: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File:%E5%8D%97%E8%A1%97%E6%AE%B7%E8%B3%91.jpg(2020/11/1檢索)

大稻埕是藝文孵育基地

大稻埕的藝文活動,不僅展現在這個地區已然成為藝文人士活動的區域,乘載著文化能量的孵育,例如蔣渭水、林獻堂等人設立「臺灣文化協會」、發行《臺灣民報》。藝術方面,日籍畫家石川欽一郎在此成立「臺灣水彩畫會」(1929)、「一廬會」,(註1)匯集了許多對愛好水彩的有志之士,包括來自新竹州(部分為今桃園市)的邱創乾、簡綽然等人,成為北部水彩畫發展的重心之一。郭雪湖的啟蒙老師蔡雪溪的「雪溪畫館」也開設於永樂市場周邊,並於之後成立「新東洋畫研究會」,為臺灣的美術發展,留下傳承的基礎。(註2)

【圖2】1925年1月6日,「臺灣民報發行實況」於臺北大稻埕蔣渭水執業之大安醫院旁。圖版來源:蔣渭水文化基金會。http://www.weishui.org/p/blog-page.html(2020/11/1檢索)
【圖3】石川欽一郎(左立者)於臺北洋畫研究所指導學生石膏素描。圖版來源:白適銘,《日治時期美術團體1895-1945》,第154頁。

具有地方發展的象徵意義,大稻埕如同一個地標,成為創作者們描繪的客體對象,入詩入畫。此地著名的臺籍畫家,莫過於出身於迪化街的郭雪湖,他在1930年臺展中獲得「臺展賞」的作品《南街殷賑》,呈現當時迪化街霞海城隍廟口的熱鬧景象。這一年的臺展(第四回),不約而同地有四位畫家選擇以大稻埕的景色作為主題,(註3)其中一位即來自新竹州的平田壽秀(生卒年未知)。

平田壽秀與第四回臺展

關於平田壽秀的生平資料現存極少,僅臺展入圍之作品有紀錄,即平田所描繪的《大稻埕風景》(1930)。平田取材的地點呈現著大稻埕繁華的另外一面,似乎是在運河畔,西洋建築的柱式混合東方建築的圍欄,呈現這個地區東西融混的建築特色。然而,根據這件唯一留下的作品可知,平田的作品在臺展中並不特別亮眼,或許是因為繪畫題材的關係,對於「地方色彩」題材的契合,符合官展的取向而入選。

【圖4】平田壽秀,《大稻埕風景》,1930,第四回臺展。圖版來源:第四回臺展圖錄。
【圖5】1910年代,臺北大稻埕河岸。圖版來源:http://www.tonyhuang39.com/tony1092/tony1092.html,翻攝自村崎長昶,《臺北寫真帖》,1913。

當時的日籍繪畫教師鼓勵畫家畫下具有臺灣色彩的風景,所謂「地方色彩」不僅僅是風景、特色物產,也包含人文活動、民俗風情,由於大稻埕是當時臺灣都市現代化的代表之一,熱鬧的城市景觀足以引起臺、日觀者的興趣,讓大稻埕成為畫家寫生的題材,呈現臺灣商業發展聚落的地方色彩。同時,透過這樣的呈現,也隱約宣傳了在殖民政府治理下,臺灣從落後未開化的南國印象躍升為現代化城市的政績,而受官方的青睞。

如何表現地方色彩?前三屆的臺展處於摸索的狀態,此時已經有相當的基礎,地方色彩也因而不斷被討論與定義。相較之前的臺展,第四回的展場中出現更多描繪臺灣景觀的作品,不論是人物、物產或是景觀,畫家們努力地尋找他們認為可作為臺灣象徵的主題。儘管如此,仍有當時的藝評者認為,此際的臺展沒有充分表現臺灣的地方性。N生提到「⋯⋯所謂地方色彩是我們先意識到現實中一般普遍的時代性⋯⋯」(註4)這樣的觀念讓地方色彩的觀念從傳統文物、特定物產中跳脫,衍生到「一般的時代性」,或許因為如此,描繪當代生活樣貌而非刻意加入特定文化意涵的符號,開始更大量的出現。

他們走過大稻埕

此時藝文人士的生活,環繞在人文薈萃的大稻埕。融合西方建築元素的洋樓、有自然及人文景觀並陳的運河等等,對當時臺、日的畫家來說,有著指標性的吸引力,自1927年首屆臺展開辦以來,每屆總有三兩作品描繪著大稻埕的景象。第四回臺展中與大稻埕有關的作品,除了郭雪湖的《南街殷賑》、平田壽秀的《大稻埕風景》外,尚有畠山喜三郎的《大稻埕俯瞰》、蘇振輝《大稻埕一角》,呈現了關於大稻埕熱鬧與城郊的不同氛圍。

【圖6】畠山喜三郎的《大稻埕俯瞰》,1930,第四回臺展。圖版來源:第四回臺展圖錄。
【圖7】蘇振輝,《大稻埕一角》,1930,第四回臺展。圖版來源:第四回臺展圖錄。

這些作品,彷彿帶領我們從熱鬧的市集,拐過了小彎進入隱身在大馬路背後的巷弄,然後來到這個城市的外圍河岸,最後俯瞰了整個市區。或許也因為大稻埕的豐富面貌,讓創作者、評審還有觀賞者,如此百看不厭吧!畫家在選擇作畫題材的同時,也留下了線索,讓我們知道這些歷史中短暫出現的畫家們,曾經來過這裡。

#名單之後131


  1. 白適銘,《日治時期美術團體1895-1945》,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19,第153、190頁。
  2. 門田晶,《日治時期大稻埕與城內美術活動之比較》,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2,第20-21頁。
  3. 許伯瑜,〈蘇振輝與藝術家們眼中的大稻埕「裏町」之景〉,《名單之後》,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gushi/su-jhen-huei/(2020/11/1 檢索)
  4. N生,〈第四回臺展觀後記〉,《台日報》,1930年10月25日;出自顏娟瑛譯著,《風景心境》(上),臺北:雄獅美術,2001。第198頁。

參考資料

  1. 門田晶,《日治時期大稻埕與城內美術活動之比較》,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2。
  2. 許伯瑜,〈蘇振輝與藝術家們眼中的大稻埕「裏町」之景〉,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gushi/su-jhen-huei/
  3. 詹佩瑜,〈建築師眼中的臺灣風景──畠山喜三郎〉,https://chenchengpo.dcam.wzu.edu.tw/showNews.php?aid=202
  4. 白適銘,《日治時期美術團體1895-1945》,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19。

推薦閱讀

相關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