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臺灣啟蒙運動回顧二二八事件

過幾天就是影響臺灣歷史非常重大的二二八事件紀念日了
說起二二八,臺灣人遭屠殺是鮮明直覺的印象。這幾年有較多討論深入到事件的背景脈絡,例如戰後那一年臺灣人到底遭遇了什麼,會使得原本歡天喜地普天同慶的社會氛圍短短一年就轉為全面難以忍受的憤怒?以及在無差別屠殺之外臺灣菁英被大規模鎖定剷除的情形……等等。

1921年日治下臺灣人首次提出議會設置請願,以及臺灣文化協會創立,可視為臺灣近代啟蒙運動重要起點之一,今年適逢百年紀念,我們也許可以從臺灣啟蒙運動的觀點,看二二八事件的影響。

日本統治臺灣後,臺灣人面臨政治及文化上的巨變。日治初期的各式武裝抗爭,在官方鎮壓下伴著臺灣邁入近代化,生活條件、文明、科技、經濟快速發展,到1910年間逐漸平定下來。
臺灣人的自我意識轉而尋求其他出口,幾經醞釀與累積,在臺灣資產階級與知識份子為主的推動下逐步啟蒙,「臺灣人」的概念首次出現,文學、藝術、哲學、科學各種領域在求知若渴下蓬勃發展,臺灣民族意識萌芽,並積極爭取自己的政治權利。
但高度法治的日本時代卻也限制了臺灣人的想像,比起建立自己的國家,大家更傾向爭取「自治」。也因此在二戰結束後,許多臺灣人天真的以為只是換一個「祖國」、「老闆」,對未來充滿美好的想像。

這些想像旋即在二二八屠殺後戛然而止,也使得蓬勃發展的啟蒙運動瞬間停滯。經歷大屠殺的臺灣,政治能量消耗殆盡,之後即使歷經貨幣變壁紙惡性通貨膨脹、被選為逃亡地等等可怕遭遇,也早已無力抵抗。等到累積足夠能量得以較有規模的推動民主化,已是經歷白色恐怖,犧牲無數人幾十年後的事了。

臺灣啟蒙運動百年,前人的血淚及做過的種種嘗試,都是這塊土地珍貴的養分,我們應該努力去了解。

推薦閱讀

相關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