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島生馬原名壬生馬。長兄有島武郎(1878-1923)是一位深受社會主義思想薰陶的大正文人,與么弟里見弴三人皆活躍於1910年創刊的《白樺》雜誌。有島生馬原就讀於東京外語學院義大利語學系,畢業時受藤島武二啟蒙繪畫,1905年起赴義大利與法國習畫。1907年巴黎「秋季沙龍」(Salon d’Automne)舉辦塞尚(Paul Cézanne, 1839-1906)歿後首次回顧展,有島生馬與同期留法的日本藝術家如安井曾太郎、高村光太郎等,都成了塞尚作品的第一批見證者。在《白樺》雜誌創刊的第2-3號,有島生馬連載了〈画家ポール・セザンヌ〉(塞尚其人其作)。他的繪畫用色、技法也因此受塞尚漸層筆法的影響。《白樺》開啟大正時期介紹歐洲現代藝術、文學的濫觴,有島生馬也是最早塞尚專書《回想のセザンヌ》(關於塞尚的回憶)的日文翻譯者。[1] 後印象派、現代藝術思潮陸續由《白樺》介紹至日本,創作精神、作品風格的分道揚鑣,讓這些因避歐戰(1914-1918)而返日的年輕「帰朝者」(海歸)決心脫離「文展」洋画第二科(展)室,1914年舉辦「二科會」首展,有島生馬計有《富士山》、《女の顔》、《鬼》等5件作品參展。[2]
圖1. 有島生馬,《白樺主催洋画展覽會》,彩色海報,1911年11月1-12日於東京「赤坂三會堂」,55.9×40.8cm,「奈良縣立美術館」藏。圖片出處:Erin Schoneveld, Shirakaba and Japenese Modernism, Art Magazines, Artistic Collectives, and the Early Avant-garde, Japanese Visuel Culture, vol.18, Edition Brill, 2018, ill. 136, p.170.圖2. 有島生馬,《鬼》,1914年,布面油彩,100 x80.5cm,「東京都現代美術館」藏。圖片出處 : https://twitter.com/tobikan_jp/status/626332218202308608/photo/1 (2020年9月22日點閱)
[4] 同(1923)年底11月1日-12月16日的第16回巴黎「秋季沙龍」推出「日本『二科會』特展」,有島生馬、石井柏亭、津田青楓、古賀春江、中川紀元、安井曾太郎等計27位會員聯合展出。參考Sanchez, P., ‘1923: 16ème exposition, Grand Palais des Champs-Elysées… Section Japonais organisée par la Socitété des artistes “Nikwa”… ’, ‘Liste des salons’, Dictinnaire du salon d’automne: Repertoire des exposants et liste des oeuvres présentées, tome I, 2006, pp.37-38.
[5] 「東方主義」為薩依德(E. Saïd)在其Orientalism書中提出的批判觀點,泛指與歐陸以外東方阿拉伯等文化的題材,如19世紀法國官展沙龍安格耳展出Odalisque(宮女)、德拉克洛瓦展出Femmes d’Alger dans leur interieur(室內的阿爾及利亞女人)。參考Saïd, Edward W., Orientalism: Western Conceptions on the Orient, Pantheon Books, 1978。王志弘等譯,《東方主義》,台北,立緒文化,1999。另,馬諦斯(H. Matisse) 歐戰後1920年定居南法尼斯,展開約10年以Odalisque母題變化的「裸女」系列創作,畫作背景空間融合原色對比、阿拉伯掛毯、圖案裝飾等趣味,風靡了兩次大戰之間的歐亞藝術家。Fourcade, D., “An Interrupted Story.” In Henri Matisse: The Early Years in Nice, 1916–1930, ed. Jack Cowart. New York: Harry N. Abrams, Inc.,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