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單之後】學藝上海、薪傳清中的梧棲畫家-紀有泉

撰文│蔣若琳(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碩士)

紀有泉 入選臺展第9回、府展第1、2回

圖1. 紀有泉攝於1930年代的上海街頭。影像來源:《咱懷念梧棲街、新高港老照片專輯》

1928年甫19歲出頭的紀有泉從臺灣中部海線梧棲鎮,遠渡重洋來到上海美術專校學習美術。紀氏課餘時間常揹著畫架在上海街頭取景寫生並為遊客畫畫,藉此練習繪畫技巧與補貼生活所費。此張攝於上海的影像,照片中年輕畫家紀有泉蓄著略長的髮,身前斜揹調色畫具,膝間收攏的畫架前,放著紀氏的自畫像,背牆上掛著空白畫框,框下則立著一幅作為範本已繪好的街景圖,似乎在告訴遊客們隨時可為其在框內填滿人物肖像或風景油彩。(圖1)

紀有泉(1909年-1993年),出生於臺中州大甲郡梧棲街(現臺中市梧棲區),享年85歲。根據家族留下的紀氏〈履歷書〉手稿可知,其於1924年15歲時即進入臺中炭畫研究所學習,19歲時前往上海美術研究所與新華藝術專科學校學習4年美術教育。[1]學藝期間受教於名畫家潘天壽、擅長畫虎的藝術家張善孖(張大千之兄)門下,奠定了紮實的繪畫基礎。畢業後紀氏受聘在新華藝術學校擔任1年的助教,也曾在上海進口貿易船頭行擔任4年的公關通譯工作。[2]紀有泉於1933年24歲時回臺,二年後於26歲時以仕女油畫作品入選三屆臺、府展。31歲時在家鄉梧棲鎮經營有泉寫真館,並由楊丁舉薦至清水中學教授美術。[3]1947年,因受好友陳澄波於228事件牽連歷難的影響,日常除為梧棲鎮民畫肖像畫與教學授課外,行事日愈低調、沉潛不顯,直至65歲從學校退休。所繪畫作多數送於學生與友人,目前市面留存者少。[4](圖2)

圖2.〈紀有泉履歷書〉手稿。影像提供:林輝平

1930年的秋天,推論是在紀有泉擔任新華藝術學校助教期間,曾和好友陳澄波等30多位藝術界人士,共同出席在上海藝苑舉辦的歡迎汪亞塵伉儷的宴會,席間大家合影以誌紀念。汪氏當年甫從歐洲藝術考察歸國,即將擔任上海新藝術專科學校的教務長。其擅畫花鳥蟲魚,特別是所繪之「金魚」融合中西技法,最為時人所稱讚。(圖3)

圖3. 1930年秋天,為歡宴汪亞塵伉儷,紀有泉與藝術界人士攝於上海藝苑。照片中第3排左2紅圈者為紀有泉:第2排左4、左5為汪亞塵及其夫人榮君立;第4排右4則為陳澄波。影像來源: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紀有泉作畫以油畫為主,專擅人物仕女,1932年曾於廈門舉辦個展,甚獲肯定。紀氏於1935年以油畫〈少女〉入選第9回臺展,畫中短髮少女以左手支撐,斜坐椅上,姿態顯得輕鬆自然。畫中油彩以紅、綠、白顏色的對比突顯主題人物,形成觀者視覺的焦點。1938年紀氏再以〈アコーデオンと-少女 (手風琴與少女)〉、〈人物〉入選府展第1、2回。現年已84歲的紀有泉二子紀江流回憶道:「父親所繪的〈手風琴與少女〉大型油畫早年曾懸掛於梧棲鎮關前巷老家的客廳中多年,但畫作已於2004年左右被取走,現已不知去向。」現今只能從檔案資料庫中的黑白老照片影像勉強拼湊紀氏所繪入選油畫作品的風采。(圖4、5、6、7)

圖4.紀有泉,〈少女〉,1935年第9回臺展畫作入選作品,100x80cm (油彩畫布),圖像來源:雅舍畫廊拍賣2008年4月。
圖5.紀有泉,〈少女〉,1935年第9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入選作品。圖像來源:臺灣美術展覽會(1927–1943)作品資料庫
圖6.紀有泉,〈アコーデオンと-少女 (手風琴與少女)〉,1938年第1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入選作品。圖像來源:臺灣美術展覽會(1927– 1943)作品資料庫。
圖7.紀有泉〈人物〉,1939年第2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入選作品。圖像來源:臺灣美術展覽會(1927–1943)作品資料庫。

1940年代,著名的福建國畫家李碩卿曾致信紀有泉,希望他代為徵集臺灣藝術家的作品。李氏和紀氏同為上海新華藝術學校的前後屆學友,當時接任上海美術茶會,李碩卿於1950年代後所繪之〈移山填谷〉、〈武夷風光〉〈山水〉等作品現收藏於北京釣魚臺賓館、中南海與中國美術館,其畫作被確認為國寶,不得任意流散於國外。李氏在信中說明,為提倡全國的美術風氣,代表中央文化委員會編撰《中華民國三十六年中國美術年鑑》,希望紀氏協助徵集臺灣書畫家的代表作與照片,拍照寄至上海,以利年鑑編輯處的出版作業。此年鑑於1947年出版,書內編寫多位美術家的傳記、書畫與藝術作品等各個方面的資料,對於了解與研究民國30年代的美術史極有參考價值。[5]從來信可顯現紀有泉當年在臺灣畫壇的代表性地位,且應也與臺灣藝術界人士相交良好,方能擔此重任。(圖8)

圖8. 李碩卿致紀有泉之書信。影像提供:林輝平
圖9.紀有泉所繪〈林家與像〉,紙本炭精,67×46.5/cm,梧棲收藏。圖像來源:《背離的視線-臺灣美術史的展望》

紀有泉回臺後,於1939年在臺中梧棲鎮開設「有泉寫真館」,1958年改名為有泉照相館,為鎮民拍照並繪製肖像畫。(圖9)梧棲鎮「百年老店林元全柑仔店」的老店主林宏祥也回憶道,當年就讀清中時,紀有泉就是他的美術老師,其退伍照與結婚照也都是紀老師所攝。[6]紀有泉在清水中學教授美術,直至65歲退休,一生培育英才、薪傳清中,為臺中梧棲海線地區令人景仰的畫壇前輩。(圖10、11)

圖10. 報導人「百年老店林元全柑仔店」店主林宏祥,手持專文介紹紀有泉之《咱懷念梧棲街、新高港老照片專輯》一書。筆者攝於2020年4月4日。
圖11.紀有泉中年時的相片。影像提供:林輝平

#名單之後078

參考文獻

〈紀有泉履歷書〉手稿,未刊本,1940年。影像提供:林輝平(紀有泉孫女婿)。

〈李碩卿致紀有泉〉書信,未刊本,1940年。影像提供:林輝平。

〈林家與像〉,圖片出處:廖瑾瑗,《背離的視線-台灣美術史的展望》,台北市:雄獅,2005年,頁64。

尤碧玲,〈昔人典範.紀有泉〉《咱懷念梧棲街、新高港老照片專輯》,臺中縣 :梧棲鎮公所,1998年。

王仲孚總編纂,〈昔人典範.藝文.紀有泉〉《梧棲鎮志.人物篇》,臺中:梧棲鎮公所,2005年。

〈李碩卿藝術官方網站〉,資料來源:《大中華書畫網》,網址:http://old.zhsh5000.com/wapshow.asp?id=426。2020.04.22.點閱。

〈紀有泉臺府展作品〉,中央研究院歷語所,資料來源:《台灣美術展覽會(1927-1943)作品資料庫》,網址:http://ndweb.iis.sinica.edu.tw/twart/System/database_TE/04te_search/index.jsp。2020.04.22.點閱。

〈紀有泉攝於上海藝苑〉,影像來源:《陳澄波文化基金會》,網址: https://chenchengpo.dcam.wzu.edu.tw/search.php?kw=%E6%B1%AA%E4%BA%9E%E5%A1%B5 。

口訪林宏祥,梧棲鎮「林元全柑仔店」店主。曾就讀清水高中,為紀有泉老師的學生。訪問者:蔣若琳,2020年4月4日於梧棲鎮林元全柑仔店口訪。

口訪紀江流,紀有泉二子,現年84歲,居住於臺北。訪問者:蔣若琳,2020年4月7日電話訪問。

口訪紀菁芬,紀有泉孫女,為紀有泉長子紀義林的長女,現居住於臺中。訪問者:蔣若琳,2020年4月13日電話訪問。


[1]紀有泉留存手稿上所記。影像提供:林輝平(紀有泉孫女婿)。

[2]尤碧玲,〈昔人典範.紀有泉〉《咱懷念梧棲街、新高港老照片專輯》(臺中縣 :梧棲鎮公所,1998年),頁10。

[3]紀有泉手稿內紀載。影像提供:林輝平((紀有泉孫女婿)。楊丁為清水中學的創校老師之一,曾篳路藍縷籌辦清中,並為其升格完全中學多方奔走努力。曾歷任臺中縣議員、清水鎮長,嘉惠地方良多。資料來源:楊丁文教基金會/認識我們,網址:http://www.yangding.org.tw/。點閱日期2020.04.26。

[4]報導人紀菁芬,為紀有泉的孫女,即為紀有泉長子紀義林的長女,現居住於臺中。訪問者:蔣若琳,2020年4月13日電話訪問。

[5]王扆昌主編,《中華民國三十六年.中國美術年鑑》(上海:上海市文化運動委員會,1948年。)

[6]報導人林宏祥,梧棲鎮「林元全柑仔店」店主。曾就讀清水高中,為紀有泉老師的學生。訪問者:蔣若琳,2020年4月4日於梧棲鎮林元全柑仔店口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