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從「全臺首學」回顧消失的教育記憶

9月28日,是中華民國於1952年訂定的「教師節」,據說是將孔子陰曆的生日(8月27日)換算為西曆而來的
不管是否認同孔子及其主張,儒家思想對東亞文化圈的確有著深遠影響,直到現在韓國和日本也都保留著「祭孔」的儀式。
在清國與日本時代的臺灣,祭孔主要分為春祭與秋祭,其中秋祭大多在孔子陰曆誕辰(8月27日)進行,畢竟孔丘本人生活的年代是以陰曆為主啊~

隨著漢文化傳入臺灣,因人口結構逐漸成為主流而產生排擠效應。
如臺南孔廟的「全臺首學」匾額,似乎象徵著全臺教育的開端。但其實功能相當於「學校」的機構更早就有了,例如卑南及部分原住民族的「少年會所」就擔當族裡男性的生活教育工作。
而臺灣有文獻紀錄的第一所學校,是荷蘭東印度公司1636年在新港社(今臺南新市一帶)設立的。1636年5月26日新港社的學校開學,社內70人入學,為臺灣歷史上所記載的第一所學校。
這所學校在小早川篤四郎的畫作《和蘭人の蕃人教化》有著美麗的描繪,收錄於《臺灣歷史畫帖》,也曾於日本時代臺南市歷史館2樓展出,歷史館僅存的殘牆,就在聚珍臺灣本店店內哦~

當看著著名的「全臺首學」臺南孔廟時,別忘了這塊土地上,還有許多珍貴的歷史與多元觀點。

圖為不同時期的臺灣教育機構
左上:原住民男子會所,負責族裡男性的教育
右上:新港社學校,小早川篤四郎畫作-《和蘭人の蕃人教化》
左下:臺南孔廟,鄭氏、清國時代的教育機構
右下:臺北帝國大學,日本時代臺灣的重要學府(原圖黑白 + 數位上色)

推薦閱讀

特價
特價
NT$350.00 NT$250.00
特價
NT$350.00 NT$250.00

相關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