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的臺灣,元宵節是怎麼過的呢?
由早期的紀錄來看,舊曆正月十五俗稱「上元節」或「燈節」,到了上元節夜間則稱為「元宵」或「日元夜」、「日元夕」。當天是民間信仰天官誕辰的日子,家家戶戶準備祭禮祭祀,街弄巷道全部點上燈火一片光明,與天上的滿月相互輝映,徹夜點燈像是白天一樣。求子的婦女來到廟裡祈求子嗣,想求良緣的未婚女性則摘鄰家花木(一說為田裡的蔥)。四處懸掛燈籠及燈謎,商店紛紛出題目及提供獎品,燃放爆竹煙火也是重點活動之一。
有趣的是,從清國到日本時代臺灣的各式記錄,似乎都沒有提到吃元宵(湯圓)的習俗。不知道元宵節吃元宵(湯圓)是不是二戰後才在臺灣流行起來的呢?
既然名為「燈節」,提燈賞燈當然是必備的活動。由日本時代著名版畫家立花壽於「臺灣の鄉土玩具 – 元宵燈」一文的描述,當時臺灣的元宵燈種類繁多,從繡球燈、蓮花燈、鱷魚燈,會旋轉的走馬燈,以竹子做骨架包覆可透光的彩色紗網製作的各式動物造型牛、馬、獅子,水果,到了後來技術更進步到可以動作(如魚的鰭、鳥的翅膀、動物的手腳),以及新時代的題材「汽車」、「飛機」、「汽船」、「軍艦」…等等。
而這裡面最神奇的就是「龍燈」了,長五~六丈需要十幾個人抬動操作,龍角、眼、口、鱗片、尾巴,甚至附屬的寶珠,都以鮮豔的彩色製作,裡面數十個燈源透出來配合細緻的關節動作,令人讚嘆不已。雖然當時日本本土也有花燈節慶,但臺灣比起來不但絲毫不遜色,多采多姿的題材更凸顯多元文化的臺灣是如何的迷人。在每年熱鬧的燈會活動背後,也許我們該回過頭來思考,什麼才是臺灣不可取代的特色。
元宵燈圖出自 臺灣土俗玩具集《版藝術57,1936年12月》
參考資料:
臺灣の鄉土玩具 – 元宵燈 立花壽《臺灣婦人界,1935年1月》
《臺灣歲時記》小林里平,1910
元宵佳景 黃啟木《民俗臺灣》
《臺灣日日新報》
《臺灣府志》卷七 風土志 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