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11月20日,臺灣語言學之父小川尚義逝世。

你是否能想像,百年前交通不便、沒有電腦、而且存在南島語系、漢語系、荷西日語等二十多種語言的臺灣,該怎麼進行臺灣語言的研究?

小川尚義先生是一位語言學家,日本時代第二年(1896)就來到臺灣,在臺灣總督府學務部專職臺灣語言研究。臺灣的語言種類既多,彼此差異又大,當時的語言學研究才剛起步,小川先生甚至還要摸索如何用正確的語音符號去記錄實際的語言。

為了研究臺灣語言,小川尚義走訪了全臺各地進行大規模的語言紀錄,更遠赴菲律賓、緬甸、印尼、中國等地收集和臺灣有密切關係的語言資料,親手抄寫整理資料進行比較分析。即使已經61歲聽力退化,只要一到調查記音的時候他的辨音能力就變得非常靈敏,細微的差別也能分辨得清清楚楚。
在臺灣的四十年間,他調查了排灣語、泰雅語、阿美語、漢人語系等眾多臺灣語言,編纂《日臺大辭典》、《臺日大辭典》、《排灣語集》、《泰雅語集》、《阿美語集》等重要著作。1935年和淺井惠倫合作出版的《臺灣高砂族傳說集》更記有包含泰雅、賽夏、魯凱等13族語言的音聲及語法等珍貴資料。

1936年,67歲的小川尚義退休返回日本,也仍繼續整理有關臺灣南島語言的資料並發表論文,可以說將一生都奉獻給臺灣的學術研究。除了荷蘭時代傳教士記錄的平埔語言資料,臺灣史上最早對臺灣語言進行有計畫調查研究的就是日本時代的小川尚義先生。

1947年11月20日,小川先生在故鄉與世長辭,留下許多直到今日仍被視為重要參考的著作,以及豐富的臺灣語料,被許多人稱為「臺灣語言學之父」。

在母語逐漸被消失的時候,一起感謝努力為臺灣留下珍貴紀錄的前人。

參考資料:
麻瓜的語言學

〈臺灣語言學先驅—小川尚義教授〉

推薦閱讀

特價
NT$420.00 NT$378.00
特價
已售完

臺灣音像

《桂花怨》

NT$900.00
特價

相關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