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11月10日,護國丸事件

1944年11月10日,載著300名臺籍海軍特別志願兵的特設巡洋艦「護國丸」,遭到美軍潛艦魚雷擊沉,造成212名臺籍海軍死亡,也是臺灣海軍特別志願兵於太平洋戰爭中犧牲人數最為慘重的一次,被稱為「護國丸事件」。

臺灣因為戰爭前後特殊的遭遇,這些臺籍日本兵成了被消失的一群人,甚至是「背叛者」,臺灣人的二戰記憶,也被之後到來的中國移民置換成「八年抗戰」,甚至以為戰爭時攻擊臺灣的是日本人。

從這個鮮為人知的「護國丸事件」出發,作者陳柏棕訪問平均年齡90歲,正在迅速凋零的二戰臺籍日本兵,透過一個個人生故事,拼湊當時臺灣人的遭遇和心情,不論是想要證明臺灣人和日本人一樣優秀而志願從軍、因為戰事吃緊被迫從軍、甚至是戰爭結束從「愛國」變為「通敵」而從此噤聲不被認同,都只是大歷史下,被時局擺弄小人物的悲情與無奈。

觀看歷史可能有各種角度,我們可以不認同,卻不能刻意掩蓋或遺忘。如同本書所說,了解這段過去是為了「保留他們消逝的記憶、同理他們從軍的心情、理解他們所處的時代」,而其實這些人可能都是我們的阿公阿嬤,這不只是他們的記憶,更是臺灣人共同的過去。

或許許多立場角色的爭議,都只要設身處地的想想,如果是你會怎麼做?

相關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