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1914年臺北車站前及長谷川謹介銅像

圖:約1914年臺北車站前及長谷川謹介像(經手工數位上色)

圖中的車站為日本時代1901年啟用之臺北車站,位於今臺北車站旁正對館前路的位置(大約在今車站旁停車場區域),為臺北的第二代車站。
臺北車站由清國時代到現代經歷四次主要的改建,車站位置也有所不同:
第一代車站為1891年啟用位於大稻埕市街南側的劉銘傳時代鐵道舊站,
第二代車站即圖中這座,後因城市擴張規模不敷使用,於1939年起陸續拆除改建。
第三代臺北車站於1941年落成,為日治後期一直到1980年代的臺北記憶
第四代車站即今日的臺北車站,1985年動工於第三代車站東側興建新站,並將舊站拆除,新站於1989年完工落成啟用至今。

圖右塑像為建設臺灣縱貫鐵道靈魂人物長谷川謹介(1855/9/20 – 1921/8/27)。
臺灣於清國時期劉銘傳擔任巡撫任內初次建設鐵道(基隆到新竹)。日本時代發現原鐵道設計不良不堪使用,故決定全盤重擬路線,由長谷川謹介擔任技師長主持執行,並於1908年全線通車。原本南北動輒費時好幾週的旅程,縮短到一日之內就能到達,臺灣整體發展由交通開始,在經濟、產業、生活與文化上徹底改變了這個島嶼。

長谷川謹介組成專業技術官僚團隊,在重新調查之後修正日治初期原本較為軍事考量的鐵路計畫,將經濟商業需求納入,為臺灣西部發展帶來深遠影響至今。在其鐵血意志和果斷決策的風格下奉行「速成延長主義」,縱貫鐵道以超前進度提前一年完工並節省大量經費,但也因此付出代價,如在中部地區擇定走坡度較陡的山線以迴避走平緩路線因地質或需興建大跨距橋樑帶來的工時與成本增加,但因山線坡度過斜車輛需要加掛車頭造成額外調度需求及運輸效率大減,中部鐵道的問題一直到1922年10月海岸線鐵道通車才有所改善。除了縱貫鐵路的規劃,長谷川謹介也進行港口、車站與支線的建設工作,更在人事、政策、制度等方面為臺灣鐵路日後經營、發展奠定基礎,為建設臺灣縱貫鐵道的靈魂人物、臺灣鐵道先驅。

為了紀念長谷川謹介建設縱貫鐵道在臺貢獻,日本時代特別在臺北車站前設立銅像,並於1911年4月20日縱貫鐵道貫通三週年紀念日(1908年4月20日貫通)進行揭幕儀式。之後站前廣場因空間重新整理規劃,銅像於1934年初移至臺灣鐵道旅館(今臺北車站前新光三越百貨一帶)旁,二戰期間可能因古鐵銅回收政策而回收熔毀消失。

黑白原圖:

推薦閱讀

相關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