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單之後】從人體素描到山景:黃江海與他的美術館

撰文|黃子恩(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

座落在大安區龍門國中內的濂讓居,與一棟介於竹圍、關渡間的黃江海美術館,橫跨雙北兩座新舊建築,竟然有意想不到的連結!

位於龍門國中內的濂讓居。 圖片來源:筆者自攝。

乘坐小23公車從關渡國小搖搖晃晃到基督教學院,沿著北藝大學生機車呼嘯而過的自強路彎進小巷,就到了預約制的黃江海美術館。四層樓掛著家屬陸續整理的作品除黃江海以外,也收藏楊三郎、呂基正、李石樵等前輩藝術家的油畫。

在家屬的介紹下,每到一層樓,打開電燈,牆上掛滿畫作外,因空間不夠,有些放在畫架上。

「哇~這裡還有!畫作很多耶,這樣展出來的有五成嗎?」

「嗯,差不多。有的還沒整理。」家屬想一下後回覆。

黃江海(1920-1978),1920年出生於濂讓居,為黃家第六代成員。1927年進入臺北師範學校附屬公學校,1932年就讀臺北師範學校附屬小學校高等科,1935年赴日本半工半讀,先後進入本鄉繪畫研究所、東京太平洋藝術學校學習,1941年畢業返臺。(註1)

返臺後,黃江海開始在畫壇嶄露頭角,〈座像〉、〈少女〉分別入選第五、六回府展。均以女性為模特兒的兩件作品,從現存黑白圖片來看,顯現出人體素描訓練的扎實,不愧畫家朋友們都對黃江海的人體描繪讚不絕口。(註2)目前保存在館內二樓的〈座像〉、〈少女〉為日後的重繪版,尚不清楚畫家重繪動機與用意以及畫中人物的身分。但重繪版與原作,在人物臉型、筆觸有明顯差異。

黃江海,〈座像〉,1942。 圖片來源:《第五回府展圖錄》。
黃江海,〈少女〉,1943。 圖片來源:《第六回府展圖錄》。
館內現存重繪〈座像〉、〈少女〉,黃江海美術館藏。 圖片來源:筆者自攝。

因家中經濟重擔,黃江海運用日本所學的手工分色技術,開印刷廠賺錢養家;直到1955年後經濟需求不再是壓力,才又重拾畫筆進行創作。〈哺乳〉以家庭成員為主角,描繪夫人黃顏昌和兩個小孩,有一說是畫大兒子和二兒子,不過三兒子的印象中也曾經被父親當作模特兒畫畫,似乎是畫家家人都有的經驗呢!

黃江海,〈哺乳〉,1955,黃江海美術館藏。 圖片來源:筆者自攝。

黃江海的創作主題多元,涵蓋人物、山岳、花、動物、日本節慶等,琳琅滿目,反映著自身的生活經驗。

在人物畫描繪的對象,家屬回憶有些是三合院的親戚、去烏來玩描繪的原住民少女,或如1967年的〈女體〉是特別邀請模特兒到畫室。除了這些描繪真實人物外,有幾幅畫風明顯不同,集中在1970年代,如〈女體〉(1973)、〈人體〉(1975),皆以唯美柔和筆觸,描繪西洋面孔與纖細身形,也更重視光影呈現,〈人體〉透明薄紗若隱若現添增神秘感,據家屬說這兩幅畫作從日本畫室帶回來的,不確定是否為畫家的新嘗試。

黃江海,〈女體〉,1967,黃江海美術館藏。 圖片來源:筆者自攝。
黃江海,〈女體〉,1973,黃江海美館藏。 圖片來源:筆者自攝。
黃江海,〈人體〉,1975,黃江海美術館藏。 圖片來源:筆者自攝。

與〈人體〉同年創作,費時一年完成的〈哥倆好登山樂〉,畫中左邊人物為好友呂基正。兩人結識於1955年,黃江海與呂基正等友人常結伴至戶外寫生,完成多幅山景,如〈玉山北峰〉、〈合歡山春色〉等。玉山與合歡山特色不同,畫家也以不同方式呈現:〈玉山北峰〉應描繪由玉山北峰眺望玉山主峰,高聳主峰下細膩堆疊出碎石顆粒,透過光影交織呈現出立體的主峰,左下方扭動的線條則營造出雲海在山間流動;而合歡山的作品,如〈合歡山脈〉(1967)、〈合歡山春色〉(1971),偏好快速的長筆觸來描繪。在〈合歡山春色〉中可見以多層次明亮的黃綠色,橫、直、斜線交錯展現出廣闊的高山草原,對比前景以點筆疊加而成的繁茂樹叢。

黃江海,〈哥倆好登山樂〉,1975,黃江海美術館藏。 圖片來源:筆者自攝。
黃江海,〈玉山北峰〉,年代不詳,黃江海美術館藏。 圖片來源:筆者自攝。
黃江海,〈合歡山脈〉,1967,黃江海美術館藏。 圖片來源:筆者自攝。
黃江海,〈合歡山春色〉,1971,黃江海美術館藏。 圖片來源:筆者自攝。
黃江海,〈葵祭り〉(應描繪三社祭),1970,黃江海美術館藏。 圖片來源:筆者自攝。
黃江海,〈富士山遠眺〉,1971,黃江海美術館藏。 圖片來源:筆者自攝。

1978年,黃江海從日本返臺後,因罹患肺炎過世,留下眾多作品。這些畫作對家屬來說,是一種與父親的連結,雖然美術館沒有辦法一步到位,但家屬堅持慢慢整理,為了讓黃江海的故事與創作得以延續。這也是臺灣美術前輩畫家們的後代縮影,因為這些家屬努力,許多塵封已久的作品才能再重新被世人認識。

黃江海美術館入口招牌。 圖片來源:筆者自攝。

後記:本文承蒙黃江海三子黃浩洋先生提供資訊,特此感謝。本文所錄畫名、年代,除〈座像〉、〈少女〉外,皆依黃江海美術館說明牌照錄,並由筆者拍攝,部分畫作因掛於牆上無法正面拍攝,敬請見諒。

#名單之後324

註釋

1. 黃子齊,〈光復初期臺灣美術思潮之研究——以青雲美術會為例〉,南華大學視覺與媒體藝術學系碩士,2014-06,頁58-59。

2. 王為銧、顏雲連訪談皆提到黃江海畫人體很厲害、畫人體很好。同上註,頁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