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單之後】洞見人間:臺展審查員川崎小虎

撰文|陳瑋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

川崎小虎 審查員 臺展第9回

1935年10月微涼的秋日裡,停泊在神戶港的汽船吉野丸迎來日本畫壇中頗富聲望的新星——新派日本畫家川崎小虎(1886-1977)(圖1),準備載著藝術家開啟他初次的訪臺之旅。與小虎同行的,還有舊派日本畫家荒木十畝(1872-1944),以及西洋畫家藤島武二(1867-1943)、梅原龍三郎(1888-1986)。(註1)讓四位一流藝術家齊聚船上的,原來是南方一年一度的美術盛事:臺灣美術展覽會(以下簡稱臺展)!

這一年因應日本在臺始政四十週年,主辦方決議東、西洋畫部各增聘一名來自日本的審查員(意即日本審查員由一名增設為兩名),期許新局面能替臺展帶來新的火花和趣味。川崎小虎便在東京美術學校校長和田英作(1874-1959)的推薦下,成為東洋畫部的新進審查員。(註2)而從神戶出發三天後,小虎終於首度踏上臺灣的土地。(註3)

圖1. 川崎小虎個人照,約攝於1935年。 圖片來源:岐阜縣美術館、日本經濟新聞社,《生誕100年記念 川崎小虎展》,發行地待考:岐阜縣美術館、日本經濟新聞社,1986。

誰是川崎小虎?

川崎小虎,本名隆一,1886年5月8日生於日本岐阜市。他的外祖父川崎千虎(1837-1902)是明治時期盛名顯赫的大和繪畫家。父親中野金之助,號梧亭,經常作南畫和詩文自娛;母親亦善畫,號藍川。如此的家學淵源,使作畫成為小虎自幼必不可少的日課。小學三年級時藝術家來到東京,向外祖父千虎學習大和繪。1895年千虎赴任有田陶藝學校校長,小虎便隨之前往佐賀,並入學該校習畫,直至11歲才又跟著外祖父回到東京。(註4)

1902年川崎千虎過世,繼承外祖父畫業的小虎,遂過繼到川崎家。小虎轉拜千虎門下的小堀鞆音(1864-1931)為師,並於1905年錄取東京美術學校,五年後順利取得日本畫科的學位。1914年28歲的青年畫家以〈月草〉一作,在文部省美術展覽會(以下簡稱文展)嶄露頭角。經過數年努力,20年代近乎連年入選由文展改制而來的帝國美術院展覽會(以下簡稱帝展)。1925年小虎的創作長才獲得藝界肯定,被推舉為帝展委員,更在1927年被任命作審查員。隨後又受聘日本美術學校、帝國美術學校,擔任教授;1934年成為東京美術學校的講師。(註5)1935年小虎來到臺灣之際,正是他繪畫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

短暫的兩星期

第九回臺展會場訂於臺北的教育會館,待審作品在日本審查員抵臺的那個週末,陸續送達(圖2)。審查員川崎小虎、荒木十畝、臺灣的鄉原古統(1887-1965)好不容易從108件送審的東洋畫中,精挑出35件入選作品。臺展也於一週後成功開幕。(註6)第三展覽室高掛小虎的小品作〈紫蘭與藍鵲〉(圖3),紫蘭的葉片之下立著一隻伏低身驅的藍鵲,專注地仰望遠方。畫家立石鐵臣(1905-1980)這麼形容它:

藝術的香氣輕快地飄進胸內,飽滿的畫面中,藍鵲抬頭的姿態安靜地點出天地之間的生命,顯示凜凜然的氣魄。(註7)

圖2. 第九回臺展待審作品送件現場。 圖片來源:〈けふから臺展の搬入(敎育會館にて寫す)〉,《臺灣日日新報》,1935-10-19(夕刊2版)。

儘管〈紫蘭與藍鵲〉尺幅不大,仍可輕易地窺現川崎小虎深厚的藝術功底。臺展開展不久,藝術家同梅原龍三郎南下嘉義阿里山寫生。11月2日小虎北返,搭乘隔天下午的船班回到日本。(註8)短暫的臺灣之旅為期兩週,這是小虎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來臺,沒有留下多少關於臺灣的記述。然而,我們仍能從他的其他作品,觀察藝術家眼中的殖民地風景,抑或進一步認識〈紫蘭與藍鵲〉。

圖3. 川崎小虎,〈紫蘭與藍鵲(紫蘭に尾長)〉,1935。 圖片來源:《第九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

作品裡的人間性

川崎小虎不只擔任過臺展審查員,還曾分別於1930、1931、1932、1942年四度前往殖民地朝鮮,評審朝鮮美術展覽會(簡稱鮮展)。有時他藉機來場寫生旅行,周遊朝鮮外,也走訪鄰近的滿州。1940年藝術家更以從軍畫家的身份,跋涉到中國大陸北方的蒙古、滿州等地。〈荒涼〉(圖4)、〈童謠〉(圖5)、〈蒙疆之秋〉(圖6)便涵養這份生命經驗。〈荒涼〉刻畫小虎初次渡鮮時無意間發現的風景:剛從市場賣完菜、準備踏上歸途的少年,倚著馬背休息,背後襯著大片土色荒原。藝術家自述少年眼神哀戚,彷彿為祖國獨立的不再,感到傷痛。(註9)

圖4. 川崎小虎,〈荒涼〉,1931,東京藝術大學大學美術館藏。 圖片來源:岐阜縣美術館、日本經濟新聞社,《生誕100年記念 川崎小虎展》,發行地待考:岐阜縣美術館、日本經濟新聞社,1986。

〈童謠〉試圖呈現滿洲一帶賣藝人生活的艱辛,據川崎小虎所言,筆下的女孩正盤算一天的營收足以換得幾日糧食。〈蒙疆之秋〉乃小虎任行軍畫家時的作品,他卻不作戰爭畫,反而被秋季蒙古大地上的一匹白馬吸引。(註10)這些作品映現小虎對殖民地小人物的關懷,他積極發掘微小事物背後的故事、溫度與美。

圖5. 川崎小虎,〈童謠〉,1933,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藏。 圖片來源:岐阜縣美術館、日本經濟新聞社,《生誕100年記念 川崎小虎展》,發行地待考:岐阜縣美術館、日本經濟新聞社,1986。
圖6. 川崎小虎,〈蒙疆之秋(蒙疆の秋)〉,1943,岐阜縣美術館藏。 圖片來源:岐阜縣美術館、日本經濟新聞社,《生誕100年記念 川崎小虎展》,發行地待考:岐阜縣美術館、日本經濟新聞社,1986。

1934年前後川崎小虎在家中庭院養起小鳥、火雞、鴛鴦、猴子等動物,於是一時間刻繪動植物的創作多了起來,譬如〈森林裡的貓頭鷹〉(圖7)、〈沼澤生活〉(圖8)等。有趣的是,畫作時常流露動物間的親子之情,讓牠們多了一絲人味。小虎的女婿藝術家東山魁夷(1908-1999)認為,人們經常遺忘世間最貴重的東西,而〈森林裡的貓頭鷹〉摹寫出深山裡圓滿生活的模樣。(註11)言及於此,讓我們重新審視年代相近的臺展作品〈紫蘭與藍鵲〉,畫家如何洞悉、捕捉細微的生活片段,以及作品背後愈深層的迷人所在,或許更加呼之欲出了。

圖7. 川崎小虎,〈森林裡的貓頭鷹(森の梟)〉,1934,京都市美術館(京都市京セラ美術館)藏。 圖片來源:岐阜縣美術館、日本經濟新聞社,《生誕100年記念 川崎小虎展》,發行地待考:岐阜縣美術館、日本經濟新聞社,1986。
圖8. 川崎小虎,〈沼澤生活(沼の生活)〉,1940。 圖片來源:岐阜縣美術館、日本經濟新聞社,《生誕100年記念 川崎小虎展》,發行地待考:岐阜縣美術館、日本經濟新聞社,1986。

#名單之後300


註釋

  1. 〈熱產委員や 四畫伯渡臺 吉野丸、神戶を出港〉,《臺灣日日新報》,1935-10-16(7版);〈吉野丸神戶出港 諸名士同船來臺〉,《臺灣日日新報》,1935-10-17(夕刊4版)。
  2. 〈臺展審査員 內地畫家按聘四名〉,《臺灣日日新報》,1935-09-14(8版);〈臺展審查員 內地側四畫伯內定〉,《臺灣日日新報》,1935-09-14(夕刊2版)。
  3. 〈川崎小虎氏(臺展審查員)〉,《臺灣日日新報》,1935-10-18(夕刊1版);〈川崎小虎氏(臺展審查員)〉,《臺灣日日新報》,1935-10-19(2版)。
  4. 岐阜縣美術館、日本經濟新聞社,《生誕100年記念 川崎小虎展》,發行地待考:岐阜縣美術館、日本經濟新聞社,1986,年譜頁。參考東京文化財研究所,〈川崎小虎〉網址:https://www.tobunken.go.jp/materials/bukko/9613.html (點閱日期:2024-02-24);川崎家墓誌資料參考〈歴史が眠る多磨霊園:川崎千虎〉,網址:http://www6.plala.or.jp/guti/cemetery/PERSON/K/kawasaki_chi.html(點閱日期:2024-03-12);優美館主人編,《日本美術方今画家名誉小伝》第1卷,大阪:赤志忠雅堂,1897,頁5-6。
  5. 岐阜縣美術館、日本經濟新聞社,《生誕100年記念 川崎小虎展》,年譜頁。參考東京文化財研究所,〈川崎小虎〉,網址:https://www.tobunken.go.jp/materials/bukko/9613.html (點閱日期:2024-02-24)。
  6. 〈臺展の審查員四氏 來る十八日に著臺搬入受付は十八、九兩日〉,《臺灣日日新報》,1935-10-09(7版);〈けふから臺展の搬入(敎育會館にて寫す)〉,《臺灣日日新報》,1935-10-19(夕刊2版);〈西洋畫は減し 東洋畫か增加 きのふ搬入を締切つた臺展 入選發表は廿一日夜〉,《臺灣日日新報》,1935-10-20(11版);〈臺博の錦上に更に 花を添へる——臺展 きのふ入選者發表さる〉,《臺灣日日新報》,1935-10-22(11版)。
  7. 立石鐵臣,〈第九回臺展相互評 西洋画家の観た東洋画の批判〉,《臺灣日日新報》,1935-10-30(6版);譯文參考顏娟英譯著、鶴田武良譯,《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臺北:雄獅,2001,頁240。
  8. 〈川崎、梅原兩氏 けふ離臺〉,《臺灣日日新報》,1935-11-03(7版);〈川崎小虎氏(臺展審查員)〉,《臺灣日日新報》,1935-11-03(夕刊1版)。
  9. 岐阜縣美術館、日本經濟新聞社,《生誕100年記念 川崎小虎展》,作品解說21。
  10. 岐阜縣美術館、日本經濟新聞社,《生誕100年記念 川崎小虎展》,作品解說23、31。
  11. 岐阜縣美術館、日本經濟新聞社,《生誕100年記念 川崎小虎展》,作品解說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