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單之後】「在貧困中全力以赴,年輕之時」──大磐玲子的畫業

撰文│蕭亦翔(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無論何時都坦誠地面對自己,拿出勇氣、不畏懼失敗,不躊躇地繪畫著」我暗自地想。或許對某些人而言這件事已經是老生常談,但我希望將此做為信念,持續地畫下去。

糸田(大磐)玲子〈繪畫這件事(描くとゆうこと)〉(註1)

在2014年刊載於《女流画家協会会報》短文裡,大磐玲子重述了在《糸田玲子画集》(2010)中寫下的信念,這不但貫徹了大磐玲子八十年繪畫生涯,或許也是她對於後輩畫家的期許。回顧大磐玲子的繪畫起點,是萌芽於戰火下的臺灣。

圖1. 晚年的大磐(糸田)鈴子。 圖片來源:風戸重利先生提供。
圖2. 《糸田玲子画集》(2010) 圖片來源:風戸重利先生提供。

「大磐(オオイワ)」是個不到百人、十分特殊的姓氏(註2),大磐玲子的父親──大磐誠三出生於滋賀縣,畢業於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系,是一名外交官。1920年8月派任至當時位於中華民國青島的青島守備軍,擔任民政部事務官。(註3)1924年3月1日,大磐玲子作為誠三以及母親花子的長女,出生於青島市。不過出生沒多久,母親花子便逝世,大磐玲子由繼母淑子扶養長大。(註4)

而隨著大磐誠三的工作調派,幼時的大磐玲子跟著父親輾轉居住於大日本帝國的各處,一歲左右大磐玲子搬到了東京,後進入東京市碑小學校就讀。1932年,大磐誠三調任南洋廳書記官,大磐玲子也跟著轉學到了遠於南洋的帛琉小學校。隔年,大磐誠三升任澎湖廳廳長,大磐玲子又隨著父親到了澎湖島,就讀馬公小學校。(註5)接到前往澎湖赴任的命令後,大磐一家先是乘坐朝日丸抵達基隆,而後臺北火車站前,報社記者為大磐誠三與夫人淑子、女兒大磐玲子合影留下記錄。

圖3. 大磐誠三任澎湖廳長,拍攝於臺北火車站。 圖片來源:〈南洋廳の島民は我が統治を喜ぶ 澎湖廳長大磐誠三氏語る きのふ朝日丸で著任〉,《臺灣日日新報》,1933-03-26(7版),漢珍《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

而就任澎湖廳長不過兩年的時間,大磐誠三調任臺東廳廳長,大磐玲子只得轉入臺東小學校六年級。後自臺東小學校畢業,進入花蓮高等女學校、度過三年的住宿高女生活。隨著大磐誠三的退官,大磐一家移居臺北,最終大磐玲子於1940年,成為了臺北第一高等女學校第34期畢業生。(註6)長年輾轉各處短居的生活,也暫時安定下來。

在畢業後不久,大磐玲子參加了由獨立美術協會會員中間冊夫(1908-1985)主持的繪畫講習會,並在會中第一次接觸裸體畫。這是大磐玲子初次正式接受繪畫的訓練,之後在父親的建議下開始學習油畫。(註7)不過,大磐玲子並未投入任一畫家門下,而是靠著自學習畫。(註8)

圖4. 1942年,18歲的大磐玲子。照片於臺北榮町的安武寫真館拍攝。 圖片來源:風戸重利先生提供。

1942年,大磐玲子以〈ミクロネシヤ風景(密克羅尼西亞風景)〉入選第五回的府展,這是她第一次入選官方美術展覽會。該幅作品的畫面左側,有著南洋風情的植物,右側的河流上有三位划著小船的人們。右下方則是落款「玲」一字。這幅看似應和戰時下南進政策的畫作,卻可能是交織大磐玲子幼時於帛琉求學記憶,而落筆繪製而成的風景。(註9)

圖5. 大磐玲子入選第五回府展作品〈ミクロネシヤ風景〉。 圖片來源:《第五回府展圖錄》。

隔年,大磐玲子又以〈月下美人〉一作,入選第六回府展。在臺灣美術官展的歷史上,以「月下美人(曇花)」為題的作品曾出現過幾件,王白淵認為大磐玲子的〈月下美人〉「是一幅協調柔和的好作品。技巧練達,充分表現出月下美人特殊的美。素質甚佳的這位女作家,未來前途無量」(註10)。大磐玲子以自學作品得到王白淵的極佳評價,從此便發現她無限的繪畫潛力。

圖6. 大磐玲子入選第六回府展作品〈月下美人〉。 圖片來源:《第六回府展圖錄》。

不過此時期太平洋戰爭已經逐漸白熱化,大磐玲子也受到徵召成為了負責照護傷者的救護隊。是幸也是不幸,在成為看護隊的一員之後,因為受到了連日的空襲,大磐所屬的看護隊因此解散。(註11)

1944年3月28日,大磐玲子、吉浦鈴子、寺畑敏子以及於臺北市公會堂舉辦「女流三人展」。大磐玲子和另外兩位女性畫家皆為北一高女第34回畢業生,但分屬不同班級,大磐玲子和寺畑敏子為「北組」,吉浦鈴子則為「南組」。(註12)在三人之間,吉浦鈴子與寺畑敏子兩位皆是師事獨立美術協會體系出身的飯田實雄,並曾經入選日本內地的獨立美術展,(註13)只有大磐玲子的繪畫是自學而成。三人在戰爭下的公會堂舉辦了一次臺灣難得一見的女流作家油畫展。

圖7. 「女流三人展」相關報導,大磐玲子姓名誤植為「大盤」。 圖片來源:〈女流三人展〉,《臺灣美術》,第3期(1944-05),頁35。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特藏組藏。
圖8. 《旬刊臺新》,11月中旬號(1944-11)由大磐玲子繪製封面。 圖片來源:河原功監修、解題,《旬刊臺新》,東京:緑蔭書房,1999-11。

而除了油畫展之外,由臺灣新報發行的《旬刊臺新》中,也可以見到大磐玲子為其繪製封面。

三人展的隔年,太平洋戰爭宣告結束。在終戰後混亂的1946年1月10日,鼓勵大磐玲子走上繪畫之路的父親大磐誠三因病逝世。之後,大磐玲子與母親兩人被遣返回到了日本,輾轉居住在東京以及山口等地。1947年,大磐玲子立志繼續習畫而決議上京。參加過東京藝大舉辦的美術講習會,後與畫家田中田鶴子(1913-2015)一起造訪了位於東京田園調布、由猪熊弦一郎(1902-1993)主持的「純粹美術研究室」。(註14)

大磐玲子回憶起自己在純粹美術研究室習畫的過程:每天晚上都有繪畫課程(デッサン会),猪熊弦一郎每月一次會到現場進行「畫談會(画談会)」,由參與學員拿著自身的作品,給予老師點評。畫談會時約有五十人左右,而一般常規的成員則有二、三十人。其中不僅是畫家、也有立志成為建築師的成員。(註15)

「在戰後不久的那時,有著能夠再次繪畫的喜悅以及滿懷的希望,成員們相互議論著未來的理想。無論是誰,都在貧困中全力以赴。」(註16)從戰後荒煙漫草中,大磐玲子全心投入了繪畫的學習,在純粹美術研究室學習長達五年之久。一心走上繪畫之道的大磐玲子,在戰後主要參與的美術團體為新制作協會以及女流畫家協會。其中新制作協會是由其恩師猪熊弦一郎以及其他六位畫家於1936年共同成立的美術團體。(註17)女流畫家協會則是戰後發起的女性西洋畫團體。(註18)

另外,由於長時間在純粹美術研究室習畫,也讓研究室中誕生多對藝術家情侶,其中便包含大磐玲子以及川端畫學校、大阪市立美術研究所出身的糸田芳雄(1926-1997)。(註19)

1961年,大磐玲子與糸田芳雄結婚,而改姓氏為「糸田」玲子。也約莫於此時期,大磐(糸田)玲子與糸田芳雄兩人研究如何使用「蠟」於繪畫之中,並將這樣的作畫技法命名為WWCP(Wax.Water.Color.Painting),此後多以WWCP技法作畫。(註20)1965年,大磐(糸田)玲子為首的六人女性畫家展覽會(其餘五人為神戶文子、戶田綾子、三吉雅子、八木伸子、吉江麗子)在東京日本橋的ときわ畫廊舉辦。此則消息亦刊載在以臺灣關係者為主要成員的「台湾協会」,所發行的《台湾協会報》之中,報導中,大磐(糸田)玲子特別標記上了「臺灣關係者(台湾縁故者)」。

圖9. 糸田玲子等作家六人展於ときわ畫廊舉辦之消息。 圖片來源:〈糸田玲子さんらの六人展〉,《台湾協会報》,126期(1965-03)(3版)。
圖10. 1970年繪製作品的大磐(糸田)玲子。 圖片來源:風戸重利先生提供。

而後,大磐(糸田)玲子作為新制作協會以及女流畫家協會的中堅會員活躍於日本的畫壇。2010年,大磐(糸田)玲子出版了第一也是唯一一本畫集《糸田玲子画集》,裡面收錄了122件大磐(糸田)玲子的作品,且多數是WWCP的畫作,畫集中也記載了自己詳細畫歷。2014年,90歲的大磐(糸田)玲子在其居住的千葉縣舉辦了「糸田芳雄・糸田玲子 1950年代-1990年代回顧展」,其標題訂為「貧しくて、一生懸命だった、若い頃(在貧困中全力以赴,年輕之時)」用以紀念兩人自田園調部純粹美術研究室,一同習畫的時光。

圖11. 晚年大磐(糸田)鈴子與WWCP的畫作合影。 圖片來源:風戸重利先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