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詹佩瑜(大阪公立大學生活科學研究科博士生)
矢澤弦月 審查員 臺展第5回
「在所謂臺灣之景的海這一側,描繪了紅色屋頂的家屋這件作品,特別有嶄新的感受。」(註1)
1932年藝評家黑田鵬心看完某位畫家的個展,發表了這樣的評論。這位畫家是矢澤弦月,曾於1931年擔任臺展審查員,當時並未出品作品,(註2)也未久留,但矢澤弦月仍在返日後描繪出他的臺灣印象,出品於他的個展中。 1886年出生長野的矢澤弦月本名矢澤貞則,1911年畢業於東京美術學校,師承久保田米僊、寺崎廣業及結城素明。畢業後的他一邊在今川橋松屋和服店擔任設計師一邊創作,1913年的夏天,以兩曲屏風的〈熟果〉入選第七回文展並獲賞,成為他進入官展派系的基石。(註3)由於在文展、帝展接連穩健的表現,使他在1924年即獲得推舉為帝展委員,同年赴鮮展擔任審查委員,先後任教東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及東京美術學校,於1931年也來臺擔任審查員。長年作為官展委員、審查員及教師的矢澤弦月,以其卓越的眼光及適切、明快的指導風格聞名,據說只要接近展覽會,年輕畫家們就會帶著自己的作品跑到矢澤弦月的家門前,排隊接受他的指導。(註4)
「矢澤弦月在拿手的風景畫中畫了少女,大量的採用洋畫的風格,這個實驗非常有趣,但要做到渾然天成可能還需要研究。」(註5)
1929年,矢澤弦月被指派為巴黎美術展委員及文部省海外調查員查訪歐洲各國,隔年他發表了作品〈盛夏讚〉於帝展展出。雖然這件作品的主題看似人物實則為風景,他在海岸的描繪做了新的嘗試。以西洋畫的手來將海岸的強光、岩石或水以外光閃耀的色彩表現,即便他自己認為這件作品尚未成熟,但他的目標是透過日本畫來展現西洋畫的精神,而非單純的模仿西洋畫。(註6)這樣的做法也確實在當時的日本畫界投下了一顆震撼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