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吳姿儀(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
蒲田丈夫 入選 臺展第1-4回
蒲田丈夫在自傳式歌集《赤頭巾》卷末小記中說道:
我過去的六十年…橫向可以分為京都、臺灣、東京的生活,縱向可分為學生時代、報業生活、電影事業,每個時期大致分為約二十年。特別是我在《朝日新聞》當記者的二十多年,對我來說正是投入青春時代,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新聞線上,一面發揮自己極端的第六感,一面燃燒自身,無怨無悔地奉獻熱情,彷彿傾注了我全部的靈魂。(註1)
根據蒲田丈夫的自述,可以深刻瞭解到他在《朝日新聞》當記者的二十多年,是他相當難忘的生命經驗與成就。回看蒲田丈夫的報人身分,1927年《臺灣日日新報》專欄「畫室巡禮」的採訪報導:
蒲田丈夫是報界珍貴的業餘畫家之一,去年春天開始接受鹽月桃甫的指導,在黑壺會揚眉吐氣,但其實比起作為畫家,更是作為臺展幕後的產婆役勞心勞力,以臺展幹事之姿,四處奔走。(註2)
1927年首回臺展籌備團隊幹部中,可見當時負責《臺灣日日新報》主筆的大澤貞吉以及大阪朝日報社臺北支局長的蒲田丈夫皆被列舉在名單之內,(註3)握有媒體資源的他們在臺展創辦之初,發揮起言論傳播的力量,積極宣傳並推動展覽會的舉行,使臺展備受關注。於此,關於詩人畫家蒲田丈夫的故事,將從他的「報人」身分談起。
1893年1月1日蒲田丈夫出生於京都市左京區。(註4)京都第一中學畢業後進入京都藥專,但中途退學。在京都第三高等學校學習後,進入京都帝大(京都大學)醫學部專攻,之後改唸獨文科(德文系)。由於當時文學風氣十分盛行,蒲田丈夫便放棄當藥劑師和醫生,轉向當時流行的文學,繼續攻讀文科學位。他的報業生涯則始於他受到上田敏和谷本富的推薦,進入京都日日新報。雖然以此作為報人生活的開端,但編輯長時代和時任京都市長大野盛郁衝突,而促使蒲田立定了渡臺的志向。1918年蒲田丈夫渡臺,1919年進入《臺灣日日新報》報社擔任編輯長,之後在大阪朝日支局創設的同時,被提拔為初代支局長,在臺灣展開長達二十年的報人生活。(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