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葉子菱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評與古物研究碩士班)
院田繁 入選 臺展第7-10回;府展第4回
特選 府展第1-3回
總督賞 府展第1回
推選 府展第3回
院田繁(1914-卒年不詳)在臺灣美術展覽會初試啼聲的那一年(1933),尚不滿20歲。
歷史文獻中對於院田繁的生平記載十分缺乏,目前僅能從其流傳的繪畫作品與相關美術評論中略知一二。根據1936年《臺灣日日新報》的報導:「院田繁為大阪美術學校洋畫部五年級,明年3月即將畢業。其父親在松山公學校(現臺北市松山國小)擔任訓導,居住在市内宮前町(現中山北路、錦州街以及民權西路之間的區域)」。(註1)
一、靜物畫的磨練
院田繁自1933年以來連續三屆以「靜物畫」入選第七至九回臺展,此階段也是臺展中入選最多靜物畫的時期(註2)。從一開始中規中矩的畫面與筆觸,畫風逐次略有變化,反映其追尋自我風格的過程。而此階段亦正值院田繁就讀大阪美術學校期間,因此有可能向任教該校,擅長後印象派風格的齋藤與里(Saito Yori,1885-1959)學習西洋畫。(註3)
第七回入選的〈靜物〉(圖1)採三角構圖,透過物件的精心安排營造出穩定的空間架構。翌年入選的同名稱作品(圖2)則有逐漸扁平化空間的趨勢,該作獲得顏水龍相當正面評價。(註4)第七回和第九回的作品(圖3)構圖十分相似,皆以書桌為對象,同樣陳列書籍、樂器、菸斗和果實等元素,但後者的空間透視明顯有所差異。宮田彌太郎評道:「畫中果實好像要飛出去了」(註5),此種效果與其刻意將物件平面化有關,使得果實彷彿躍出畫面之外。觀察院田繁和齋藤與里的靜物畫(圖4),可見兩者同樣強調繪畫的明暗和光影的表現,但院田繁筆下的空間平面感更為強烈。
此後,院田繁參與了日本的「新文展」,並持續投入府展。此階段的作品主題可歸類為兩類:其一為原住民形象的描繪;其二為宣揚聖戰思想。
二、原住民形象的異想
1936年院田繁憑藉〈濱に憩ふ蕃婦〉(在海岸邊休息的原住民婦女)(圖5)以新人之姿入選昭和11年「文部省美術展覽會」,此為院田繁首次以原住民風俗主題參賽。一名體型壯碩的原住民婦女坐於右側,手裡拿著菸斗;左側蹲坐在一旁的小男童,以及兩人身後躺臥著的狗,三者集中在畫面中間,吸引觀者聚焦於畫作主題,而左右兩旁的椰子樹,襯托出濃厚的南島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