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黃博鈞(磚木取夥故事劇場編導)
呂璞石 入選 臺展第3、4回
若讓時間入畫,會成為什麼樣的作品?在試著回答前,得先來找找時間。
至少,我們已經知道,時間也許不喜歡孤獨,不喜歡單獨存在,它要和誰待在一起才會被注意到。想像一個全然靜止的空間,所有一切都靜止了,空氣、呼吸、心跳全都停止變動。時間,是否還在那裡?於是,語言裡,開始習慣用流動、經過、累積等動態,形容時間。彷彿這樣,便能掌握時間。
從有了一個念頭畫下第一筆,之後每一筆都在時間裡完成。呂璞石的作品,便記錄著時間。曾經,他用了30餘年畫下〈靜物〉。每次動筆,便在畫布後記下日期。如同端詳萬物變化,看到壺底灰色的礦物沈澱、海濱浪濤侵蝕著海岸。呂璞石耐心地,觀察且嘗試著,想從畫作發現新的道路。
呂璞石面對畫作的態度,如同待在實驗器材前的他。待在曾作為臺北帝大工學部的館舍裡,經歷過東北帝國大學工程部機械工學科訓練的呂璞石,與這棟建築同樣跨過日治時期。現在,他已經是臺灣大學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