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單之後】跨越海洋的一筆芳蘭──吉野正明與臺灣

撰文│蕭亦翔(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生)

吉野正明 入選 府展第2-6回

1933年,時任花蓮港廳太巴塱公學校訓導的吉野正明(1913.11.17-1994.12.1)服完了五個月的短期兵役。沒想到,退役之後卻是大病一場。當時正在隔壁馬太鞍公學校任教的同學矢野信太郎建議吉野正明:「開始畫畫吧!如果出門寫生的話,身體也會變強壯喔!」吉野正明聽從同學建言,拿起了畫筆。(註1)那時的吉野正明不會知道,踏出這一步,往後會是六十年的璀璨繪畫人生。

1917年,父親池田申平抵達臺灣花蓮,擔任璞石閣支廳(「玉里」舊稱)的巡查。(註2)當時,年僅4歲的吉野正明(此時尚名「池田正明」)也隨著父親來到了臺灣,並且在花蓮接受小學校以及高等小學校的教育。1928年,吉野正明進入臺北第二師範學校就讀。在三年的修讀期間,吉野正明接受了石川欽一郎的指導,為他未來的畫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註3)在接受三年的師範教育之後,吉野正明回到了自己成長的花蓮,擔任太巴塱公學校的訓導,並且在服役後開始作畫。也約莫任教於太巴塱公學校時,吉野正明由「池田」改姓「吉野」。(註4)

在認真投入繪畫的吉野正明,一邊從事教職,一邊精進自身畫技。1937年,他利用了暑假期間,前往東京參加繪畫講習會。另一方面,也赴朝鮮、大連、滿州國等地寫生。(註5)而1939年,吉野正明的繪畫獲得了初步的成果,他以〈燒跡〉與〈老蕃の顏〉兩作,入選了第五回的臺陽美術展覽會。入選之後,吉野正明再次利用暑假期間,接受了鹽月桃甫「洋畫講習會」的指導。(註6)

圖1. 吉野正明參加鹽月桃甫洋畫講習會合照。 圖片來源:簡綽然家屬提供。

在多次的進修之下,吉野正明以鹽月桃甫洋畫講習會上完成的〈靜物〉,入選第二回臺灣總督府美術展覽會西洋畫部,這是吉野正明第一次入選官辦美術展覽會。(註7)從畫作上可見盤中盛滿著多樣的水果,右下角還有一串葡萄。左下角的落款為「吉野」的拼音「YOSHINO」。而1940年,吉野正明在鶴岡義雄的介紹下,上京向二科會服部正一郎學習,並且以〈水鄉〉一幅入選第三回府展。直至此時,在吉野正明不斷地向前輩畫家習藝,並且在官展與非官展中獲得不錯的成績。可以說是前途備受關注的青年畫家。

圖2. 入選第二回府展的〈靜物〉。 圖片來源:《第二回府展圖錄》。
圖3. 入選第三回府展的〈水鄉〉。 圖片來源:《第三回府展圖錄》。

此時,隨著日本軍國主義抬頭,戰爭逐漸白熱化。從吉野正明的畫作中,也可以看見大時代下的影響。1941年左右,吉野正明加入了以飯田實雄為首的創元美術協會。創元美術協會具有濃厚的戰爭協力意圖,可以說是戰爭期間與官方國策最為親近的美術團體。(註8)1941年4月,創元美術協會舉辦了第五回創元展,吉野正明獲得了「南方美術賞」,(註9)同年9月,由創元美術協會主辦、軍報導部等官方協辦的「臺灣聖戰美術展」,吉野正明展出了〈特別志願兵訓練所入所の圖〉與〈特志看護婦(臺灣)〉。(註10)而同年第四回的府展,吉野正明入選作品為〈防空家庭班〉,無論何者,從標題到畫作內容都充滿著時局色彩。

圖4. 入選第四回府展的〈防空家庭班〉。 圖片來源:《第四回府展圖錄》。
圖5. 「臺灣聖戰美術展」出品作〈特志看護婦(臺灣)〉。 圖片來源:《臺灣日日新報》,1941-09-18(4版)。漢珍《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

不過,此時吉野正明並非只有戰爭相關題材的作品,1941年,吉野正明以作品〈ヤシ林〉入選了二科展,這是一幅以椰子樹為主的風景畫。1942年入選第五回府展的作品,也是一幅的風景畫──〈風景〉。而吉野正明入選二科展的消息,受到臺灣媒體的關注,《臺灣日日新報》特別地將他的訪談刊載於報紙上。訪談簡單介紹了吉野正明,說明他一邊執教一邊精進自身畫技,並且身為創元會會員,已經入選了三次的府展。(註11)

圖6. 吉野正明入選二科會時《臺灣日日新報》訪問。 圖片來源:《臺灣日日新報》,1941-08-31(3版)。漢珍《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

作為入選府展與二科展的青年畫家,吉野正明的畫業逐漸步上軌道。1942年8月,吉野正明於高雄的吉井デパート(吉井百貨)舉辦第一次個展。雖然目前並不知道是什麼緣由,讓多於花蓮與臺北活動的吉野正明於在南部舉辦他的第一次個展。(註12)但1938年開幕的吉井百貨,占地兩百坪,不僅是高雄第一家百貨,同時也是全臺灣最大的百貨。(註13)可見此次應是小有規模的展覽。

圖7. 吉野正明第一次個展於高雄吉井デパート,吉野正明正後方的畫作,為二科展的入選作品〈ヤシ林〉。 圖片來源:《傘壽紀念 吉野正明画集-彩管の步み-》,頁104。

在畫業之外,吉野正明持續地投入臺灣的初等教育,歷任了太巴塱公學校、花蓮港尋常高等小學校、鳳林公學校、臺北州五股公學校、臺北市太平國民學校等校的訓導。其中,吉野正明從花蓮的學校請調到臺北,便是為了讓自己更容易習畫。(註14)直至終戰,吉野正明在臺灣留下了連續入圍五次府展的成績。

圖8. 太平國民學校職員合照,右上角圓圈者為吉野正明。倒數第二排左一淺色衣物者為另一位入選過臺展的教師淵上末生。 圖片來源:《臺北市太平國民學校第二回修了紀念寫真帖初等科 昭和十八年三月》,太平國小博物館提供。

1946年吉野正明回到了出生地熊本縣菊池,從菊池出發,參與了熊本的新青年美術協會、菊池新美術家協會,也同時持續參加二科展,並且舉行個展。(註15)但吉野正明與臺灣的聯繫沒有終戰而中斷。除了多次訪臺,1975年在鄭世璠等北二師畢業校友的籌辦之下,以北二師畢業校友為主體的芳蘭美展正式展開。同為北二師的校友,吉野正明也展出〈ノゾンの村〉一作。而出品時,吉野正明已經是日本二科會的會員與審查員了。(註16)

之後,吉野正明不僅於日本參與眾多的美術展覽,也多次參加於臺灣的芳蘭美展。1984年6月,吉野正明於同為北二師畢業生姜鏡泉開設的仁富畫廊舉辦個展,這是戰後吉野正明第一次在臺灣舉辦展覽。在展覽中,由時任芳蘭美術會會長許金德、代表林天佑等人向吉野正明致贈紀念品。而包含日治時期受教於吉野正明的學生們,也一同參與。1988年,吉野正明再次於仁富畫廊舉辦訪臺紀念畫展,更回到了從小長大的花蓮,於花蓮統帥飯店舉辦展覽。(註17)

藉由繪畫,吉野正明在返日後數十年回到自己生長的故鄉──臺灣,與昔日好友以及學生重聚。1991年,吉野正明第三次來臺,此次於臺北市東區的東之畫廊舉辦畫展,從照片上可見,除了芳蘭美術協會的同窗們,也跟楊三郎、陳進等日治時期臺灣畫家相聚。

圖9. 吉野正明第三次訪來合影,前排左起楊三郎、吉野正明、陳進、劉煥獻夫人。後排左起劉煥獻(東之畫廊創辦人)、歐德財(吉野正明學生)。 圖片來源:《傘壽紀念 吉野正明画集-彩管の步み-》,頁118。
圖10. 吉野正明晚年照片。 圖片來源:東之畫廊提供、筆者翻攝。

第三次畫展,也是吉野正明最後一次的訪臺畫展。1994年12月1日,81歲的吉野正明離開這個世界。

吉野正明的畫業從臺灣起步,在石川欽一郎、鹽月桃甫、服部正一郎的指導下,先是於1939年入選了臺陽展,後來獲得府展的肯定。也於創元美術協會中與畫家同好切磋,並且1941年首度入選二科展。這些於臺灣的繪畫經驗,都是戰後吉野正明進入日本畫壇的能量。而晚年返臺於成長之地花蓮、求學之地臺北舉辦了多次畫展。面對度過青年時期的這片土地,吉野正明用畫筆消弭了國界,讓油彩不僅構築起臺日間的橋樑,也連結起自己一生璀璨的畫業。

(本文撰寫時受到太平國小博物館、東之畫廊劉煥獻先生、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校友中心暨校史室(筆畫順)協助,於此特別致謝)

#名單之後267


註釋

1. 吉野正明,〈ごあいさつ〉,《傘壽紀念 吉野正明画集-彩管の步み-》,東京:株式會社ギャラリー每日,1993-03,頁121。

2. 〈池田申平(依願免本官;公學校訓導)〉,《昭和十一年四月至六月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判任官以下進退原議》,1936-04-01,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10249002。

3. 〈年譜〉,《傘壽紀念 吉野正明画集-彩管の步み-》,東京:株式會社ギャラリー每日,1993-03,頁92。

4. 〈年譜〉,《傘壽紀念 吉野正明画集-彩管の步み-》,頁92。

5. 〈年譜〉,《傘壽紀念 吉野正明画集-彩管の步み-》,頁92。

6. 鄭世璠,〈臺灣長大的日本畫家 吉野正明東京畫壇進出記〉,《藝術家》,32卷5期(1991-05),頁262。

7. 從《臺灣總督府職員錄》的「花蓮港廳太巴塱公學校」職員中,可見至1935年仍為「池田正明」,而1936年起,改為「吉野正明」。

8. 關於創元美術協會詳細內容,可參考黃琪惠,《戰爭與美術——日治末期臺灣的美術活動與繪畫風格(1937.7-1945.8)》,臺北: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97。

9. 〈南方色の濃い創元展 制作賞も決る〉,《臺灣日日新報》,1941-04-28(3版)。

10. 〈畫面に戰場の香り 力作揃ひの聖戰展開幕〉《臺灣日日新報》,1941-09-11(2版)。吉野正明,〈特志看護婦(臺灣)〉,飯田實雄,《臺灣聖戰美術》,未知:創元美術協會,1941,頁37。

11. 〈二科會初入選 喜びの吉野訓導〉《臺灣日日新報》,1941-08-31(3版)。

12. 〈年譜〉,《傘壽紀念 吉野正明画集-彩管の步み-》,頁92。

13. 黃于津,〈高雄第一家百貨吉井百貨創辦人:吉井長平〉,王御風等,《和風吹撫的港市:打造高雄日人的故事》,高雄:高雄市政府文化局,2017-11,頁236、251-254。

14. 鄭世璠,〈臺灣長大的日本畫家 吉野正明東京畫壇進出記〉,頁262。

15. 〈年譜〉,《傘壽紀念 吉野正明画集-彩管の步み-》,頁95。

16. 鄭世璠企劃,《第一回芳蘭美展紀念特刊》,未知:芳蘭美術會,1975-10,頁10-11、30。

17. 鄭世璠企劃,《第九回芳蘭美展紀念特刊》,未知:芳蘭美術會,1985,頁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