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單之後】以畫筆記錄臺灣建築——本橋彪

撰文|王德合(臺南應用科大美術系講師,藝術創作者)

本橋彪 入選 臺展第3、4、7、9、10回;府展3-4回

畫家本橋彪(圖1)於1923年自臺北師範學校畢業,初期在新竹州的公學校擔任教職,1926年後即輾轉於臺北州數所公學校服務,1940年再到臺中工業學校任職至1945年返日。(註1)

圖1. 本橋彪頭像。翻攝自《臺中工業學校第一屆卒業紀念冊》,1942。 圖片來源:國立臺中高工提供。

本橋彪於1929年首度以〈大稻埕素描〉(圖2)入選第三回臺展,並獲選刊登於《臺灣日日新報》供讀者賞析(註2),圖旁配有詩文「無人紅葉題詩句/寂寞荒街老屋秋」,或可據以揣想前景樹木有著深秋紅葉的色彩,為讀者彌補黑白圖片的遺憾。樹旁一道筆直的溝渠斜越畫面中央,與隔岸整齊規劃的現代街道構成嚴謹的單點透視,消失點前的白色洋樓自然成了全畫的焦點。筆者請教大稻埕的文史專家呂大吉建築師,推測該建物為早期的林本源博愛醫院洋樓(圖3)。博愛醫院於1909年成立,初設於大稻埕的建昌街(今貴德街),1912年因風災造成房舍毀損,暫遷至六館街(今南京西路)的三井株式會社俱樂部,1916年再遷移至建成町新建院區。(註3)

圖2. 本橋彪,〈大稻埕素描〉,1929,第三回臺展。 圖片來源:《第三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
圖3. 1912-1916年間的林本源博愛醫院洋樓(溝渠左側盡頭之建築)。 圖片來源:〈臺北市永樂町 外國商館街之景〉,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提供。

1936年,本橋彪以〈人類之家〉(圖4)第三度入選臺展。「人類之家」是人稱「日本怪傑」(有稱「奇怪的日本人」)的稻垣藤兵衛所創辦,旨在追求社會公義、救濟貧困、提倡廢娼等,機構內又附設「稻江義塾」,為貧困兒童施以免費教育,知名的「礦工畫家」洪瑞麟即曾在此就讀。(註4)根據戰後《臺北市志稿》紀錄:「民國十五年左右,臺北市大稻埕六館街(現南京西路)出現一『人類之家』。其家為白色樓房,『人類之家』四字,書於屋頂一橫匾,頗引人注目」。(註5)兩相比對可發現,本橋彪所畫的〈人類之家〉白色建築,正是〈大稻埕素描〉一作的焦點——位於六館街的林本源博愛醫院舊址。相隔七年,本橋彪兩度選擇「人類之家」作為創作題材,其動機應非偶然,一方面因該建物鄰近他任職的學校(1929年任職日新公學校、1936年任職龍山公學校),而該機構及稻垣藤兵衛為臺灣人公義而努力的作為,恐怕更是吸引畫家目光的主要原因。

圖4. 本橋彪,〈人類之家〉,1936,第十回臺展。 圖片來源:《第十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

除了林本源博愛醫院,1935年第九回臺展,本橋彪另以〈新舞臺〉(圖5)入選。「新舞臺」原名「淡水戲館」(圖6),1909年興建於臺北大稻埕,是臺灣第一座專演戲曲的新式劇場,1915年臺灣富紳辜顯榮自日人手中買下,更名為「臺灣新舞臺」。(註6)該建物運用徽派建築「五嶽朝天」的馬頭山牆型式,山牆隨著三層樓的建築逐級向上延伸,頂端兩側飾以華麗的青龍浮雕,營造出恢弘的建築立面,極為特殊而醒目,畫家陳植棋也曾被吸引於此寫生(圖7),其畫中的白牆、黃瓦、紅柱、青龍,讓我們正可據以追見早已毀於戰火的建物色彩。本橋彪的〈新舞臺〉用筆極為明快有力,主角雖是碩大壯觀的建築體,但他運用廣場兩側飄動的旗幟、左側微傾的電線杆、虛筆交錯的電線,營造出既莊嚴華麗卻又輕快躍動的繪畫性;上演傳統戲曲的建築、象徵文明的電線杆,本橋彪似乎也有意傳達新舊文明的對比與兼容。

圖5. 本橋彪,〈新舞臺〉,1935,第九回臺展。 圖片來源:《第九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
圖6. 淡水戲館,1912。 圖片來源:山川岩吉編,《臺灣大觀》,臺北:臺灣大觀社,1912。 臺灣舊照片資料庫,〈淡水戲館〉,網址:https://dl.lib.ntu.edu.tw/s/photo/item/91282#?c=&m=&s=&cv=&xywh=-251%2C-58%2C2286%2C1156(點閱日期:2023-06-15)。
圖7. 陳植棋,〈新舞臺〉,1925-30,木板油彩,23.5×33cm,私人收藏。 圖片來源:謝國興、王麗蕉主編,《陳植棋畫作與文書選輯》,臺北:中研院臺史所,2017,頁71。

1940年,本橋彪轉調臺中工業學校任職,該年度他再以〈午後的風景〉(圖8)入選第三回府展。畫中的廟宇與臺中樂成宮(圖9)的風格極為相似,樂成宮於1921年聘請知名大木匠師陳應彬參與重建,他擅長「升庵假四垂」的屋頂形式,影響後期臺灣廟宇甚鉅,本橋彪畫中的廟宇,也正是此風格樣式,可推斷同為陳應彬之作。(註7)一般臺灣廟宇座向多為坐北朝南,畫中廟宇及樹木的陰影斜向右前方,顯示陽光來自西邊偏北方向,這是仲夏午後的豔陽,也是畫家心中的南方光影與色彩。綜觀本橋彪風景寫生取材的建築——人類之家、臺灣新舞臺、傳統廟宇,似乎都與臺灣土地有著連結,應也是歷屆臺展審查員強調「地方色彩」的主流意識所致吧!

圖8. 本橋彪,〈午後的風景〉,1940,第三回府展。 圖片來源:《第三回府展圖錄》。
圖9. (上)1969年的樂成宮。圖片來源:樂成宮官網,網址:https://www.lecheng.org.tw/Mazu/History.aspx(點閱日期:2023-06-15)。 (下)今日的樂成宮,筆者攝。

註釋

1. 參閱臺灣總督府職員錄系統,〈本橋彪〉,網址:https://who.ith.sinica.edu.tw/search2result.html?h=Hm7rn%2FWKvbF2J1VNxsd8DZd1xAWOR%2B85sdLLipAGfRZsaNvWNg2Udmb36dHH4A46(點閱日期:2023-06-15)。

2. 《臺灣日日新報》,1929-11-30(4版)。相關圖文介紹可參見:名單之後:臺府展史料庫,〈大稻埕撮畫 臺北 大橋彪氏〉,網址:https://taifuten.com/oblect/%e5%a4%a7%e7%a8%bb%e5%9f%95%e6%92%ae%e7%95%ab%e3%80%80%e8%87%ba%e5%8c%97%e3%80%80%e5%a4%a7%e6%a9%8b%e5%bd%aa%e6%b0%8f/(點閱日期:2023-06-15)。

3. 張文南,〈《林本源博愛醫院一覽》〉,《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電子報》,第63期(2010-10),網址:https://www.th.gov.tw/epaper/site/page/63/856?fbclid=IwAR3LLLpQCUMVKEPgiNGA1ZIwbpEiqAalNFiD3_yPxy6AZW7EUI1scHRekOw(點閱日期:2023-06-15)。

4. 莊永明,〈「日本怪傑」稻垣藤兵衛與稻江義塾、人類之家〉,莊永明書坊,網址:http://jaungyoungming-club.blogspot.com/2015/01/blog-post.html?m=1(點閱日期:2023-06-15)。

5. 《臺北市志稿卷十:雜錄叢錄篇》,臺北市: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59,頁33。

6. 參閱名單之後:臺府展史料庫,〈新舞臺〉,網址:https://taifuten.com/oblect/%E6%96%B0%E8%88%9E%E8%87%BA-3/(點閱日期:2023-06-15)。

7. 參閱財團法人臺中樂成宮,〈建築沿革〉,網址:https://www.lecheng.org.tw/Beauty/Building.aspx(點閱日期:2023-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