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時代, 藝術美學 【名單之後】〈雨後〉的風暴——從軍畫家岸田清 2023-08-21 21 8 月 撰文|李知灝(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與創意應用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岸田清 入選 臺展第3、4、7-10回;府展第1-4回 特選 府展第2回 岸田清,〈庭園〉,1929。 圖片來源:《第三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 岸田清,〈南國之港〉,1930。 圖片來源:《第四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 岸田清,〈秋晴〉,1935。 圖片來源:《第九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 岸田清,1929年以〈庭園〉入選第三回臺展西洋畫部開始展露頭角,其後在臺府展中多次入選。1930年第四回臺展〈南國之港〉、1933年第七回臺展〈風景〉、隔年第八回臺展的〈靜物〉與1935年第九回臺展的〈秋晴〉,都運用色塊的幾何感來描繪景物,獨具特色。他也在1935年起擔任臺北州立臺北工業學校(今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囑託,主要負責圖畫教學。(註1) 岸田清,〈雨後〉,1939。 圖片來源:《第二回府展圖錄》。 1939年,多次入選臺展的岸田清終於在第二回府展,以〈雨後〉一作榮獲特選。〈雨後〉呈現的是站在高處,遍覽河面與對岸的觀視角度。雖然不知道確切的作畫地點,但這樣的視角在其他畫家的淡水畫作中也多有類似的表現。然而〈雨後〉特殊的地方在於,它特意將畫面幾乎一半留給天上的雲彩,大片的積雲群橫亙在畫面上方,表現大雨初歇時仍留有雲層的景致。畫面前方依山勢興建的重層民居,與河面、遠山及天上的雲彩,形成多層次、卻具有張力的構圖。與前幾次入選的畫作相似,畫作大多是以色塊構成,特別是積雲與河面倒影都是用直立的色塊排列成橫列,以相當前衛的方式表現雲彩的立體感。 岸田清於廣東舉辦個展報導。 圖片來源:《臺灣日日新報》,1941-03-09(夕刊3版)。 相當特別的是,長期定居臺灣的岸田清卻在在1941年到中國廣東舉辦第一次個展。在當年3月9日《臺灣日日新報》的報導中指出,來自臺北的洋畫家岸田清,於1940年到達廣東,並在海南島、佛印等地スケッチ(即sketch,寫生)。(註2)他於2月22日在「廣東迅報社」樓上舉辦個人畫展,作品有五十多幅。現場多有臺灣友人與華人前往參觀,頗多好評。報導中的「佛印」,指的是「佛國」(註3)的「印度支那」半島,即法屬中南半島,就是現今越南、高棉與柬埔寨等地。不過令人好奇的是,為何居住在臺北的岸田清會突然跑到中國廣東、海南島,甚至是法屬中南半島寫生?更在廣東舉辦畫展?在報導中稱他為「海軍從軍畫家」,由此可知,岸田清可能在1940年左右從軍去了。(註4) 當時為了鼓舞國民士氣,日本軍隊動員許多畫家到戰區以繪畫記錄戰況,而岸田清或許就是其中一位。考察當時資料,他應該被編入由日本海軍第五艦隊縮編的「第二遣支艦隊」。(註5)1938年10月日本海軍第五艦隊及其陸戰隊隨同陸軍佔領中國廣州與海南島,此後便以廣州作為艦隊總部。1939年11月縮編為「第二遣支艦隊」(為三支派駐在中國沿海的艦隊之一),仍以廣州為總部,陸戰隊則有廣東方面特別根據地隊、廈門方面特別根據地隊、海南島方面特別根據地隊,駐紮在中國南部沿海。1940年6月22日法國向納粹德國投降,並成立「維琪政府」成為德國的附庸。在此同時,遠在東亞的日本帝國也向法屬印度支那,也就是現今中南半島發動侵略。日本印度支那派遣軍(陸軍)在海軍的支援下佔領河內、海防等地。由此可知,1940年後的岸田清被捲入戰爭的浪濤。但此時的他仍執筆不輟,每到派駐地就努力寫生作畫,在短短時間內就有數十幅作品可以展出。 岸田清在1941年3月於廣東舉辦個展後回臺,6月參加南光美術協會在鐵道飯店舉辦的第一回洋畫展,當中又以他在海南島、中南半島的從軍寫生作品最受關注,(註6)8月則到花蓮港市公會堂(註7)舉辦個展。(註8)此後持續擔任臺北州立臺北工業學校囑託、教諭,戰後不知所蹤。 岸田清與當時一些新世代日本從軍畫家如大江正美(1913-1943)(註9)、菅良夫(?-1945)(註10),及許多臺灣民眾一樣,在時代的風暴下失去蹤影。或許就如同〈雨後〉畫面一般,雨後的風情並非雲破天清,反而鬱積著許多雲層,彷彿醞釀著更大的風暴,即將席捲而來。 #名單之後252 註釋 1. 大場則雄,《[昭和十六年十二月] 臺北州立臺北工業學校內 大安工業俱樂部 會員名簿》,臺北:臺北州立臺北工業學校內大安工業俱樂部,1941,頁2。 2. 〈岸田清氏個展〉,《臺灣日日新報》,1941-03-09(夕刊3版)。 3. 因音譯的關係,日本將法國翻譯為佛國(仏国)。 4. 雖然在《臺灣總督府職員錄》中,記載岸田清在1935年到1942年一直擔任臺北州立臺北工業學校囑託,1944年擔任該校教諭,但或許是臨時徵召至海軍服務,在該校仍保留職位。 5. 《海軍公報(部内限)》,第3365號,1939-11-21,頁1346。 6. 〈南光美術展 けふから鐵道ホテル〉,《臺灣日日新報》,1941-06-28(3版)。 7. 原址現為花蓮國軍英雄館與中國國民黨花蓮縣黨部。在《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中,於1912年有〈岸田清官有地無料貸付及予約賣渡許可〉的文件,雖然不知是否只是姓名相同,但從1941年岸田清至花蓮舉辦個展的舉動來看,他應與當地略有淵源,不排除他最早是在花蓮開墾居住。 8. 《臺灣日日新報》,1941-08-24(4版)。 9. 曾入選第四回府展。 10. 曾入選第五、六回府展 【名單之後】習畫的畫室──在林金鐘首次入選臺展之後 【名單之後】雄中美術教育的接棒者——皿谷嘉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