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李知灝(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與創意應用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大迫多三郎 入選 臺展第10回
在美術教育體制尚未完全建構的日治臺灣,「臺展」的出現確實帶動了臺灣美術活動的熱絡。許多畫會、組織應運而生,也發掘出不少人的美術才華,更對自己人生未來有著不同的想像,當時在基隆任職的大迫多三郎正是如此。1936年第十回臺展入選名單揭曉後,各地記者分頭前往初次入選的畫家家中採訪,自然也來到大迫家中。
大迫多三郎在1930年進入臺北州知事官房文書課擔任雇員,1935年轉任職基隆市役所土木課。由於身負土木建設的職責,大迫當時多半住在基隆的水源地工程現場,都是運用夜晚的下班時間作畫。當記者來到位於臺北市本町的大迫自宅,記者描述他沐浴在「新婚夫妻的家庭氣氛中,充滿年輕的美好」,大迫太太仍不可置信的一直問「這是真的嗎?」(不相信自己的先生有入選?)(註1)
大迫多三郎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開頭就說:「這雖然是我第一次在臺展獲獎,但在此之前就曾在『松崎盟主』的『美術聯盟』中獲得多次獎勵。」他所說的就是「臺灣美術聯盟」,也是因臺展所帶動出的藝術組織。該組織成立於1934年12月30日,是臺灣史上第一個綜合繪畫、造型美術(建築)、雕塑與文學的文藝聯盟。創立者也是「盟主」松ヶ崎亞旗(松崎明長)是沒落貴族的後代,其父就是著名的男爵建築師松崎萬長。(註2)「臺灣美術聯盟」成立後,積極向官方提出對臺展的改革意見,包含改由文教局辦理、改善審查制度、會友任期與資格等,或也促成「臺展」在1938年轉為「府展」。此外,「臺灣美術聯盟」也曾有聯盟展覽與盟內的藝術討論,例如同樣參加「臺灣美術聯盟」的渡邊忠雄(註3)就曾自述,由於加盟了「臺灣美術聯盟」,接受盟內松ヶ崎亞旗與松本光治的指導,讓他獲益良多、畫功更加精進。(註4)而在1936年4月舉辦的聯盟第二回展覽裡,大迫多三郎就榮獲知名雕塑家後藤泰彥捐贈的「後藤氏賞」(註5),其畫功獲得肯定。而同年10月揭曉的第十回「臺展」,他也以五十號的畫作「港」獲得入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