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為1895年11月臺北市街景象(經手繪上色)。
照片中遠方城門為臺北城西門,延伸過來的道路為今日衡陽路前身,前方路口即約今日衡陽路重慶南路交會處,正中央顯眼牌坊為「急公好義坊」。
急公好義坊為清國光緒年間表彰富商洪騰雲捐建臺北考棚事蹟而立,也是鄰近街區「石坊街」的名稱由來。1905年遷移至臺北新公園(今228公園)內,至今尚存。遠方城門臺北城西門則在1904年因市區改正及鐵道建設遭拆除,未能如其他臺北城門保存下來。
此張照片拍攝時為臺灣剛進入日本時代的11月,仔細看仍可發現除了工作中的人們,街上還有日軍和持槍軍人。而這張仍保有清國風味的影像中,也可看到許多時代細節,如舖設石材的街道、早期的排水溝,左側房舍則露出竹編及附泥土之牆面等等,在1911年9月臺北遭遇世紀颱風豪雨侵襲時,大量以此類工法建造之房屋因淹水浸潤軟化而倒塌,造成大量傷亡,也是日後進行大規模都更、市容改變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