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1是知名的圖書館學學者賴永祥長老的一百歲生日!
分享這張經典又呼應前輩經歷的照片,也來看看最近學歷大戰之下真正的強者吧!
「我在二十歲以前的人生,可以說是非常平順。之後的人生,和我原先設想的完全不同了。」-
賴永祥1922年出生於臺南後壁,幼時就因父親的煤礦事業舉家遷往基隆。經濟穩定的家庭加上自身的努力,他不到17歲就錄取了當時臺日菁英青年高度競爭的窄門-臺北高等學校,在學校中獲得厚實的知識基礎畢業後,又順利考上東京帝國大學法律學科,可以說是前程似錦。
然而就在20歲之後,太平洋戰爭爆發,不僅家中的事業大受影響,人生更全面改變。
戰後的1946年,從東京帝國大學畢業的賴永祥回到臺灣,在東京帝大的學長們創辦的延平學院當任講師,共同夢想建立臺灣人的大學。然而二二八事件後,延平學院就被關閉並羅織許多罪名,勉強支撐到1949年,又在一波新的逮捕潮中牽連許多人,最終只能停辦。
離開學校後,賴永祥在1951年進入臺灣大學圖書館工作,正式開始他的圖書館學生涯。橫跨法學與圖書館學,運用其中共通的邏輯、馭繁以簡,他將龐雜的書目資訊變得清楚有條理,便於檢索,不僅協助創設臺大圖書館學系,並擔任該系教授多年,他編修的《中文圖書分類法》,更被臺灣、香港、新加坡等大多數圖書館採用。
而他在1951年與陳漢光先生、臺大楊雲萍教授、宋文薰、曹永和先生等人創辦的《臺灣風物》,至今仍是重要的民間編印臺灣史學刊物。集結臺灣相關主題的各類文章,更運用圖書館的豐富館藏,促進臺灣史學的發展。
1972年,賴永祥應聘前往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研究,1978年至1995年擔任副館長期間,對於收集、整理臺灣教會歷史資料也相當用心。在沒有網路的時代,他以通信的方式收集、修訂資料,也分享他的史料解讀,信件來回中他建構了臺灣早期教會信徒的關係圖譜、教會生活等細節,留下珍貴的史料。
橫跨日本時代與戰後,他的人生就是臺灣史的縮影,而他在圖書館學的豐碩成果、對於教會史料、臺灣史學方面的不遺餘力,也都有重大貢獻。
剛度過百歲生日的賴長老,目前旅居美國波士頓,仍繼續從事歷史口述的紀錄工作。不論幾歲都努力不懈、豐富學養、治學嚴謹又虛懷若谷的態度,令人深深敬佩。
或許真正的強者即使學歷再顯赫,對他而言重要的只是自己作出了什麼貢獻。
臺灣歷史博物館在前幾年曾將賴永祥長老對於臺灣史的鑽研出版成共7冊的《賴永祥文集》,包含教會歷史和不同時代的臺灣史資料,都是他橫跨一生的研究足跡,有興趣的朋友推薦看看-
圖為賴永祥教授(第二排中間戴眼鏡者)日本時代就讀臺北高校(校址為今師大)時,於圖書室讀書老照片。(經手繪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