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蕭亦翔(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生)
以「大河原光義」 入選 府展第6回
「將哥哥你寫的小說和我的畫做成一本書,然後把送給內地的父母,他們一定會很開心的!」(註1)熱愛繪畫、眼睛閃爍著光芒的大河原光好這樣對著哥哥大河原光廣說著。這句話,一直惦記在大河原光廣的心中。
1924年1月28日,大河原光好作為家中的次男,誕生於日本宮崎都城,家中有一位年長六歲的兄長大河原光廣。1935年,兄長大河原光廣自都城中學校畢業,由於考試失利,轉而投考臺灣的學校,並於1937年順利進入臺南師範學校演習科(現國立臺南大學)就讀,也造就了大河原光好來臺的契機。(註2)
小學校畢業之後,大河原光好追隨兄長的腳步,也進入了都城中學校就讀。開啟了自己的繪畫之路。重要的契機是在中學的某日,繪畫老師對大河原光好說:「你不是喜歡繪畫嗎?試著畫畫看吧。」就這樣給了他一整套的油畫畫具。沒有教導他油畫顏料的使用、洗筆的方式也全然不知道,就這樣送了畫具,讓大河原光好著實嚇了一跳,但有一種繪畫才能被認可的感覺,因此走上了繪畫一途。
開始精進自身繪畫的大河原光好不久自都城中學校畢業,後與兄長同樣報考了臺灣的師範學校。此時,其兄長大河原光廣已經在高雄州滿州國民學校(現屏東縣滿州鄉滿州國民小學)擔任訓導。因此在地緣關係上,大河原光好選擇了1940年甫成立的屏東師範學校(現國立屏東大學)就讀。1941年,大河原光好進入屏東師範學校演習科,演習科總計必須修讀兩年。第一次來到臺灣的大河原光好對於臺灣充滿好奇,無論是街上的廟宇、身著上海服的女子或是臺灣的水果,任何事物都想要嘗試入畫。
當時在屏東師範學校教授圖畫的是渡邊謙吉(1899.10.9~?)(註3)。岐阜出身的渡邊謙吉1928年畢業於東京高等師範學校圖畫手工科,在日本內地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屏東師範學校成立後不久,即被聘任到該校任職。從時間上來看,渡邊謙吉任教以及大河原光好就讀期間完全重疊,熱愛繪畫的大河原光好,勢必會在渡邊謙吉的教導下,持續磨練自身的畫技吧!
在兩年演習科的就學期間,其兄大河原光廣支持著他的繪畫,幫忙購得繪畫專業雜誌,在不諳繪畫的哥哥看來,弟弟最為擅長的便是風景畫,尤其是熟稔繪製天空和雲朵的特別技巧。兩年的學習期間,全心投入繪畫的大河原光好一次也沒有回到日本內地。
畢業之後,大河原光好前往臺南州嘉義市東門國民學校擔任訓導,在任職期間,大河原光好開始準備府展參展畫作。在國民學校中,一邊教授學生、一邊進行繪畫。當繪畫完成後,大河原光好請兄長來到嘉義,觀看即將參展的畫作。那幅〈榕樹〉,便放置在他任教的教室當中。